我在四十歲之后開始鍛煉身體,星期天早上,天氣好的時候,我就開車到妙峰山或者平谷,爬山或者徒步,呼吸新鮮空氣。偶爾會非常猥瑣地回想起一些年輕女人的身體,也會想起季陽,惋惜自己在云想客棧那個晚上喝多了酒,根本沒能好好表現(xiàn),更惋惜自己此后再無表現(xiàn)的機會和能力。有一天,在一處野長城,我被曬得發(fā)暈,忽然想起季陽的肋骨,想起我當(dāng)年那種不祥的預(yù)感,想起“來日大難”四個字,我覺得她已經(jīng)死掉了,除了一個雅虎郵箱的地址,季陽并沒有更多還留在這世上的痕跡。當(dāng)年在云南我遇見的不過是她的鬼魂,就像《聊齋志異》里的故事。四下是荒地,頭上是晴空,我越想越可怕。
二〇一〇年五一假期,我坐地鐵一號線去蘋果園,打算上八大處轉(zhuǎn)轉(zhuǎn)。地鐵車廂里涌入一幫小伙子小姑娘,打扮怪異,梳著朋克頭,扎著耳釘,身上掛著各式鏈子。起先只有幾十個,隨著地鐵西行,每一站都上來幾十個這樣的年輕人,最樸素的打扮也是一條埃迪哈代的牛仔褲。這趟地鐵大概匯集了幾百個北京的小朋克,向著蘋果園方向飛馳。這是一撥兒嶄新的年輕人,他們要到郊外一個雕塑公園參加音樂節(jié),有個國外的大牌朋克樂隊前來演出。我跟著他們在古城站下了車,站臺上、過道上滿是時髦的孩子在呼朋喚友,我夾在其中很是興奮。離演出場地還有兩公里,就能聽見轟鳴的音樂。我放棄爬山的計劃,在那個公園消磨了一天,雖然我根本不知道舞臺上的樂隊叫什么,唱的是什么,但那一天過得極其舒暢,好像坐上地鐵一號線往西走就能返老還童回到十幾年前,往回坐又變得成熟起來。我留意各種音樂節(jié)的信息,很快就去順義參加了一個,又注意到在懷柔某處野長城腳下還要舉辦一個,演唱的是幾個年輕的本土搖滾樂隊。
星期天早上,我奔懷柔而去,一路上看見不少小車都興高采烈地開過去。其實,從汽車的外觀上,不可能看出駕駛者是什么心情,也不知道他們要奔哪里去,但那天有點兒怪異,每輛開赴音樂節(jié)的小汽車都扭動著屁股,好像在說“我要去聽歌” “我要去聽歌”。音樂節(jié)在一個山谷里,山腳下搭建了舞臺,觀眾席就是一大片草地,觀眾準(zhǔn)備充分,帶著防潮墊,帶著帳篷,在草地上找一個舒服的地方扎下來。舞臺上的歌手自顧自唱著,下面的觀眾自顧自曬太陽,每逢一曲終了也響起掌聲和口哨聲。我準(zhǔn)備不充分,在草地上坐了會兒,露水就把屁股弄濕了。我站到離舞臺更近的地方,認真聽了兩首歌。忽然感到有個姑娘盯著我看,我有點兒不自在地掃了她一眼,接著聽歌。但那姑娘的眼神像探照燈一樣,我轉(zhuǎn)過頭再看,這回認出來了,是貝貝,她那兩個大眼睛直瞪瞪地盯著我。她穿著一條花褲子,一件白襯衫,頭上扎著一條黑絲巾,右手拿著一個小相機,左手拿著一罐啤酒,看上去和她十年前的樣子差不多。
我沖著她響亮地吆喝:“嘿!嘿!”
她走過來,有些拘謹:“我看你半天了,沒太敢認。”
“我胖了?!?/p>
“沒胖,滄桑了?!?/p>
“你沒怎么變,還那樣兒。”
貝貝有點兒害羞地笑了。音樂聲吵鬧,我們幾乎是扯著嗓子在說,她拉著我的胳膊往后走:“你跟誰來的?”“我一個人?!?/p>
“那你還真有癮?!?/p>
“你們幾個人?”
“一大幫呢。”
我們走了有兩百多米,穿過散坐在草地上的觀眾。在遠離舞臺的一處坡地上,有四五個帳篷連在一起,地上鋪著一大塊塑料布,擺滿了啤酒、冰桶、各式小吃和礦泉水,十來個男男女女坐在那兒,聊著天喝著酒。貝貝用手畫了個圈:“一幫朋友?!蔽抑坏没\統(tǒng)地點了點頭,確認這幫人里沒有熟悉的面孔。
她給我拿了一罐啤酒,拉著我坐在防潮墊上:“你喜歡這樂隊嗎?”
“我第一次聽,以前不知道?!?/p>
“他們唱得一般。我剛才就坐在這兒,說過去隨便拍兩張照片,結(jié)果就看見你傻站那兒了。你怎么樣???”
“挺好,挺好。你怎么樣???”
“也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