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1)

胡喬木傳 作者:胡喬木傳記編寫組


轉入浙江大學外文系

胡喬木到上海后,即找到王翰。王翰原名陳延慶,是鹽城老鄉(xiāng),胡喬木大哥胡達新交大的同學。胡喬木早先到上??赐蟾?,同他就認識了,入黨以后又一起在鹽城縣委領導下活動。

鹽城出事以后,胡喬木本來仍想回清華,給朱自清先生寄去一封快信。朱先生回信,要胡喬木另覓他校,隨信寄來他設法搞到的一張轉學證書。胡喬木知道,清華是回不去了,即同王翰商量去向問題。兩人分析,南京、上海不安全,還是離開江蘇,到杭州去吧。于是,參加了浙江大學在上海江灣復旦大學舉行的入學考試,被錄取為該校文理學院外國語文系英文專業(yè)二年級的插班生。因該年級將于民國二十五年畢業(yè),通稱二五級。1933年9月,胡喬木到了杭州。

浙江大學也是中國名校。胡喬木進浙大時,文理學院設在杭州城內(nèi)刀茆巷,文科只有兩個系:外文系和教育系。外文系僅有英文專業(yè),二年級只剩下一個女生,名叫王作民,幾乎開不成班。1933年9月新學年開始,從教育系轉來施慶績,加上新來的插班生胡鼎新,才有三名學生。外文系的必修課,都是“先生講,三生聽”。

但外文系的先生,如孫大雨教授、陳逵教授,水平是很高的。孫大雨翻譯莎士比亞的劇本,力求體現(xiàn)原作詩劇的風格,自成一家。他對英國十四行詩的研究和翻譯,對胡喬木日后的詩作也有影響。孫大雨在課堂上對共產(chǎn)主義和資本主義作比較,說我寧可贊成共產(chǎn)主義。后來,孫被校長郭任遠趕走。陳逵接替孫大雨講授英國文學。陳逵由美國學成歸國。他思想進步,曾與美國記者史沫特萊過從。課內(nèi)課外,陳逵經(jīng)常聯(lián)系現(xiàn)實,對學生進行思想啟蒙教育,對學生的進步活動也很支持。

青年胡喬木充滿求知的渴望和廣泛的興趣。他選修了德語作為第二外語,還選修了教育系的心理學課程。多少年以后,在1959年4月間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一次小型座談會上,針對1958年對心理學批判過頭的情況,胡喬木指出:假如沒有共同的心理規(guī)律,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也就不能存在了。辯證唯物主義肯定人類有共同的心理基礎;歷史唯物主義也承認人有共同的心理。他還指出:研究心理學是有意義的,它對歷史唯物主義是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革命”后恢復心理學教學與研究,也得到胡喬木的鼎力支持。

在浙大的詩文和革命活動

在攻讀各門課程和從事社會活動之余,胡喬木還抽空寫作和翻譯。他在《國立浙江大學??罚ㄒ韵潞喎Q《浙大??罚┥习l(fā)表的六篇詩文(包括翻譯),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胡喬木在《浙大??飞习l(fā)表的作品色彩比較溫和,從沖淡平和中透露出對時勢與人生的關切。他的七律《無題》,抒寫對美妙情景的追求與疑慮之間的矛盾心情,表露出不肯消極作罷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看出是有意追隨李商隱的詩風。他的五言歌行《甲戌中秋作》,則大有杜詩的意趣。詩篇寫一位飽經(jīng)滄桑之人在中秋月夜的感慨,有力地抨擊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反動政策。胡喬木用中國古典詩歌五言、七言和長短句等多種形式,翻譯了英國詩人、法國象征派文學運動的支持者西蒙士的五首小詩,皆為清新哀怨之作。在《西蒙士詩抄》“譯后附志”中,胡喬木謙虛地表示:譯詩“于‘信’、‘達’、‘雅’三者皆有未盡”,并特別說明:“《漁孀》一篇,意境高遠,最為譯者所愛;云‘所期’者,蓋象征人生某種失而不可復得之憧憬也?!笨梢姾鷨棠井斈甑膶徝狼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