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作法 (2)

詩詞修養(yǎng) 大師談 作者:王國維


屈信申 信義迅 造作早 造就糙

矛盾忍 甲盾遁 窒塞色 邊塞賽

馮婦逢 馮河平 女紅工 紅紫洪

戕害祥 戕牁藏

諸如此類,不勝其多。學者平時誦習,一加考核,音讀既正,自無誤用矣。

(三)句法 積字成句,葉以平仄,此填詞者,盡人知之也。但句法之異,須在作者研討。一調有一定之平仄,而句法亦有成規(guī)。若亂次以濟,未有不舛謬者。今自一字句至七字句止,逐句核訂如下。

(1)一字句 此種甚少,惟“十六字令”首句有之,其他皆用作領字,而實未斷句者領不外正甚、怎奈、漸又、料、怕是、證、想等數(shù)字,用平聲者不多。

(2)二字句 此種大概用于換頭首句,其聲“平仄”者最多。又或用于句中暗韻處,用在換頭者。如王沂孫《無悶》云:“清致,悄無似?!敝馨顝冬嵈昂吩疲骸斑t暮,嬉游處?!贝擞闷截普摺S秩鐤|坡《滿庭芳》:“無何,何處是?!睆堁住抖山吩疲骸俺钣?,荒洲古溆。”此用平平者。用在暗韻者,如《木蘭花慢》,夢窗《壽秋壑》云:“金絨,錦韉賜馬。”“蘭宮,系書翠羽?!贝擞闷狡秸?。又如白石《惜紅衣》云:“故國,渺天北?!笔怯秘曝普?。二字句法,不外此數(shù)例矣。

(3)三字句 通常以“仄平平”為多,如《多麗》之“晚山青”是也。它如平平仄者,如《萬年歡》之“仁恩被”,“封人祝”是。仄平仄者,如《滿江紅》之“奠淮右”。平平平者,如《壽樓春》之“今無裳”皆是。若“仄仄平”、“仄仄仄”類,大半是領頭句矣。

(4)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固四字句普通句法,無須征引古詞。然如《水龍吟》末句,辛稼軒云:“揾英雄淚”,蘇東坡云:“是離人淚”,是上一下三句法也。又如楊無咎《曲江秋》云:“銀漢墜懷”,“漸覺夜闌”,是平仄仄平也。

(5)五字句 按此亦只有“上二下三”與“上一下四”兩種?!捌狡狡截曝啤?,“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此四種皆上二下三句法也。若如《燕歸梁》云:“記一笑千金”,是上一下四也。惟《壽樓春》“裁春衣尋芳”用五平聲字,則殊不多耳。

(6)六字句 此有二種。一為普通用于雙句對下,一為折腰句。如《清平樂》之下疊?!讹L入松》之末二句。則詞中不經見者,平仄無定。

(7)七字句 此亦有二種。一為“上四下三”。如詩一句者,如《鷓鴣天》“小窗愁黛淡秋山”,《玉樓春》“棹沉云去情千里”之類。一為“上三下四”者,若《唐多令》“燕辭歸客尚淹留”,《洞仙歌》“金波淡玉繩低轉”之類。平仄無定,作時須留意。

以上七格,詞中句法略備矣。至八字句,如《金縷曲》,“枉教人夢斷瑤臺月”。九字句,如《江城子》,“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類,實皆合“三五”“四五”成句耳。句至七字,諸體全矣。蓋歌之節(jié)奏,全視句法之何若。今南曲板式,即為限定句法而設,故曰樂句。曲與詞固是一例,詞譜雖亡,而句法未改。守定成式,自無偭規(guī)越矩之誚。至就文律言之,則出句宜雅艷,忌枯瘁,宜芳潤,不宜噍殺。意常,則造語貴新。語常,則倒換須奇。一調之中,句句琢煉,語語自然,積以成章,自無疵病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