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17日,在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一名路德教會牧師的家里,傳出一名新生女嬰響亮的啼哭。這個女嬰被取名為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也就是現任德國聯邦總理默克爾。安格拉才6周大的時候,就隨父親遷往當時東德勃蘭登堡的一個小城Templin,位于柏林北部大約80公里,并在東德長大。
安格拉在家里3個孩子中排名老大,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母親是一名英文和拉丁文教師。安格拉的外婆家曾住在東普魯士,所以默克爾在2000年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自稱有“四分之一的波蘭血統(tǒng)”。
在東德,安格拉的家境相對來說比較富裕,其中一個標志是她家有兩輛轎車。
從1973年到1978年,安格拉在萊比錫大學學習物理學,后到柏林的原東德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1986年獲得了博士學位。在讀大學期間,安格拉結識了物理系的同學烏利希·默克爾,同居一年后結婚,自此隨了夫姓“默克爾”。
在大學時,默克爾已經是原東德“自由德國青年”組織的地區(qū)領導,該組織鼎盛時期一度有300萬名成員。這或多或少為她以后從政提供了最初的經驗。
不過,總體來說,默克爾走上從政之路純屬偶然。默克爾本人曾說:“我在東德居住了35年,而在漢堡只待過6周,當柏林墻倒塌的時候,我才變成了一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