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細雨濕流光》 夜來風雨聲(18)

細雨濕流光 作者:余思


第三個戲劇的轉折在這里,當我在公司忍受了三十一天后,我的上司又給了我另一個充滿了挑戰(zhàn)的機會——到中國來擔任駐京分公司的副總監(jiān)。得知將要被派往中國的消息后,我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國的一切,于是我在ICQ上尋找了一些北京的朋友,小白就是其中之一。

這最后一件戲劇性的事就是我認識了小白,在網(wǎng)上認識的人總是良莠不齊,對于那些盲目崇洋的男男女女我沒什么興趣,對一些極力想要嫁到國外的女子我更是敬而遠之,于是半年下來,與我保持聯(lián)系的人就只剩下了小白。

當然這得益于她的專業(yè)俄語,我的中文仍然蹩腳,與她半中半俄地聊了半年,中文的博大精深感染了我。白丫頭她大四了,正處于是找工作還是繼續(xù)深造的迷茫狀態(tài),于是我告訴她,我媽媽是大學的教授。就這樣機緣巧合,她考上了我媽媽的研究生,得到消息那天她遠隔萬里地給我打了個電話,開場白是“從此以后請叫我碩士”。

要去北京是最讓我沸騰的消息。我不喜歡圣彼得堡這座工業(yè)化的城市、灰頭土臉的城市,好不容易有個港口也被數(shù)不清的集裝箱和亂七八糟的輪船填滿,毫無美感。當然涅瓦河還是美的,那里有我所有的童年回憶。高中畢業(yè)后我就和弟弟開車滿歐洲跑,我們骨子里都有著不羈的血液。所以當我聽說弟弟考上特種兵時,狠狠地說了一句:“真牛!”

我被一個傳統(tǒng)中國教育的家庭養(yǎng)大,但我對中國的確一無所知,在我成長的空間里不乏華人子女,但他們跟我一樣骨子里已經(jīng)完全是歐洲人,或許幾代華人的子女都會有這個特質。但我想公司之所以選擇我來到中國,更多的是看重我的華裔背景。

我必須承認我非常迷戀古老的中國,在家里我們堅持說漢語,我的最愛是李小龍的電影,飛檐走壁的少林功夫從我的少年時期就開始入侵我的大腦細胞。我還喜歡《紅高粱》里盤著發(fā)髻的鞏俐,最近迷戀的是《臥虎藏龍》里尖臉大眼睛的章子怡。在圣彼得堡港,我弟弟海躍湊到我耳邊說了一句:“哥,帶回來一個中國嫂子吧?!?/p>

我登上萬噸貨輪時,小白正在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熟睡。小白對我說她覺得很遺憾,用了一個叫作事與愿違的成語來形容我們的擦肩而過。

出發(fā)前我整理了一遍電腦,發(fā)覺我與小白的聊天記錄非常長,鼠標往下拉似乎永遠都看不到盡頭,而我的心里也仿佛塞滿了與她聯(lián)系的電子郵件,很堵,我喜歡與她交談,但我并不愛她。

她的郵件非常頻繁,常常是一天一封,更有甚者一天兩三封,那些長長的信件都是用俄語寫的,還附帶了中文的翻譯。她跟我說她土生土長的北京,說長城、說故宮、說北京話,越發(fā)越長。我發(fā)給她的郵件只是一些關于研究生入學的資料和替我媽媽轉達的話語,并且日益短小精湛。我發(fā)覺我一直沉醉于她用語言描述的北京,沉醉于中國,而不是沉醉于她,這樣的反差讓我有些惶恐。

臨行前一夜,小白在ICQ上對我說:“咱們雖然錯過了,但是我即將見到你生活的城市,有點小激動?!?/p>

我回答她:“我媽媽會派人去接你的,一路順風。”

“討厭,搭飛機不能說一路順風的,傻瓜?!彼貜汀?/p>

我正為自己亂用成語感到冒失時,她又回復我:“親愛的,但我不怪你?!?/p>

這一句話充滿了曖昧的味道,有點像戀人的氣息,吹拂到我臉上的時候讓我一瞬間驚醒過來,其實我對她并沒有感覺,她不是我理想中的女孩。好在我們終于又分隔兩地,我來到了她的城,她飛往我的市,這對我來說并不是事與愿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