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奈蒼天不假年(3)

民國音樂:未央 作者:滄浪云


縱觀如斯多的詩與文,最有代表性還要屬當初提拔劉半農的老校長蔡元培的碑文題詞:

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劉君碑銘

紹興蔡元培撰文

劉君諱復,號半農,江蘇省江陰縣人,民國紀元前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生。四歲受父教識字。六歲就傅,能為詩。十三歲進翰墨林小學。十七歲進常州府中學。武昌義軍起,君輟學參加革命運動。中華民國元年,君在上海任《中華新報》特約編輯員及中華書局編輯員。五年以后,常為文發(fā)表于《新青年》雜志。六年任國立北京大學預科教授,益與《新青年》諸作者盡力于文學之革新,著有《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上之革新》等文,及《揚鞭》《瓦釜》等詩集。君所為詩文,均以淺淺詞句達復雜思想,于精銳之中富詼諧之趣,使讀者不能釋手。然君不以此自足,決游學歐洲。九年,赴英吉利,進倫敦大學之文學院。十年,赴法蘭西,入巴黎大學,兼在法蘭西學院聽講,專研語音學。十四年,提出《漢語字聲實驗錄》及《國語運動史》兩論文,應法蘭西國家文學博士試,受學位,被推為巴黎語言學會會員,受法蘭西學院伏爾內語言學專獎?;貒?,返北京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研究所國學門導師,計劃語音樂律實驗室。二十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研究教授。君于是創(chuàng)制劉氏音鼓甲、乙兩種,乙二聲調推斷尺,四聲摹擬器,審音鑒古準,以助語音與樂律之實驗;作調查中國方音音標總表,以收蓄各地方音,為蓄音庫之準備;仿漢日晷儀理意,制新日晷儀;草編纂《中國大字典》計劃;參加西北科學考察團,任整理在居延海發(fā)現(xiàn)之漢文簡牘。雖未能一一完成,然君盡瘁于科學之成績,已昭然可睹。而君仍不懈于文藝之述造,如《半農雜文》及其他筆記調查錄等,所著凡數(shù)十冊。旁及書法,攝影術,無不粹美??芍^有兼人之才者矣!

君于二十三年六月赴綏遠,考察方言及聲調,染回歸熱癥,返北平,七月十四日卒,年四十有四。

妻朱惠,長女育厚,男育倫,次女育敦。葬君于北平西郊玉皇頂南岡。

銘曰:

樸學雋文,同時并進;

朋輩多才,如君實僅;

甫及中年,身為學殉;

嗣音有人,流風無盡!

“嗣音有人,流風無盡”,短短八個字,可謂將這對民國樂壇雙璧的風采道盡無遺,也許那些贊美與喟嘆之詞已顯得多余,姑且就以筆者這首不成體統(tǒng)的即興詩結束對民國音樂人劉半農、劉天華兄弟二人音樂生涯的緬懷與追思:

誰無潦倒失意時,

各施妙手譜佳篇。

無奈蒼天不假年,

民國樂壇兄弟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