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訊員轉(zhuǎn)身走出祠堂。
不一會兒,炊事員端來了山芋、稀粥,羅忠毅與廖海濤吃起了山芋,廖海濤拿起一個帶有焦疤的山芋,吃了一口,直說好香。
在楊氏門前,端起飯碗,濃霧漸漸散去,塘馬村終于浮出水面,四周的景物漸漸變得清晰起來,咋一看薄霧下的塘馬似一幅淺淡的潑墨山水畫,美麗極了,但是廖海濤沒有那恬淡的心境來欣賞這江南美景。不知為何眼前的這些景給廖海濤一種異樣的感覺,那感覺好像是霧中花,水中月,可望而又不及,或者是一種即將消逝的良辰美景。他們似乎都含有一種留戀的摯情,揮手向廖海濤作著告別,就像上了船,見到岸上有人招手道別一般。
啊,上大墳、下大墳、西秧田、西溝塘、上木橋、下木橋、劉家祠堂,為什么今天給廖海濤一種特別的感覺,廖海濤總覺得你們像水面上漂浮的冰塊遠(yuǎn)離廖海濤而去……。
廖海濤匆匆的喝了一點稀粥,吃了兩個山芋,有一個山芋留有大大的焦疤,撕開焦疤的表皮,那山芋黃黃的,絲狀般,冒著熱氣,吃一口好香,廖海濤又想起了秋日在劉秀金家大櫸樹下吃山芋的事,那次也吃到一個有焦疤的山芋,焦疤處,那山芋的味兒特香,特香,今天的粥也特稠。
今天的山芋特香,生活真美好呀!塘馬的老百姓真好!蘇南的老百姓真好!你們的家園絕不能讓日寇踐踏,你們一定要盡早地把他們趕出中國。
太陽出來了,塘馬村四周的晨霧消散了,雖然塘馬村的東南西北還有薄薄的青霧在飄浮,雖然瓦屋山、雙髻山還沒有露出她那可愛的姿容。
因為沒有異常的動靜,司令部與政治部的干部和警衛(wèi)及勤雜人員按慣例在祠堂兩側(cè)的社場上進行長跑操練,一些女兵趕往祠堂排練節(jié)目,那《打大仗》的歌聲不時飄入耳朵“你們是無敵的工農(nóng)武裝,你們要站在斗爭的最前線,在戰(zhàn)斗中鞏固擴大,要隨時準(zhǔn)備打大仗!”這些女兵的歌聲好清脆,好清脆,那其中有李英的聲音,她的聲音廖海濤太熟悉,即使混雜在一千個人之中廖海濤也會辨認(rèn)得出。
廖海濤喝完了最后一口粥,這時塘馬村的晨霧完全消失,操場上束著皮帶、帶著圓筒軍帽、打著綁腿的干部在“一二一……一二一”地高喊著,跑著整齊的步伐,那整齊的腳步,雄壯的口號,那勃發(fā)的英氣體現(xiàn)著廖海濤新四軍威武之師的軍人氣質(zhì),整個社場體現(xiàn)一種一鼓強烈戰(zhàn)斗氣息:青春戰(zhàn)斗,戰(zhàn)斗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