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存養(yǎng)需先止息妄念(2)

弘一法師贈你的七部人生禪卷 作者:舒硯


但是到了第二天,到了第三天,甚至好多天過去了,這人也沒有看到什么奇跡,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他氣憤地對佛祖質(zhì)問說:“世尊,你答應給我的奇跡呢?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

這時天空飄起佛祖的聲音:“你要的奇跡,我早就給你了。”

這人疑惑:“真的嗎?但我怎么沒有看見?”

佛祖淡淡一笑,道:“其實,你已經(jīng)生活在了奇跡之中,但你自己卻不知道。你不是說自己期盼的奇跡,就是做夢也想不到,完全超乎你想象的事情嗎?你以為我能夠給你奇跡,可是佛祖卻并未給你什么奇跡,這不正是你做夢也想不到并超乎了想象的事情嗎?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啊?!?/p>

這人頓時有所醒悟。

佛祖又道:“你大可不必期盼世上有什么奇跡會出現(xiàn),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本沒有什么可以被稱為奇跡。與其求我送給你奇跡,不如自己為自己創(chuàng)造奇跡?!?/p>

太過將希望寄予他人身上,指望佛祖給自己帶來奇跡,又何嘗不是一種貪婪的妄念?

如果長時間被這種妄念所禁錮,心境永遠不可能平靜。

法師在世事上主張,自己的心淡泊一分,自己所擁有的佛力便更有效一分,因為只有人清心了,才能夠沒有雜念地面對眼前的事物,專心一意,保持恬靜安詳?shù)乃季S。

古代諺語說道:“憂能使人老?!睂嶋H上雜念多、欲望多的人就容易煩躁,心緒不寧并且多病。一顆心清凈了,才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關鍵所在。清心淡泊對任何人都是很重要的,但如何才能保持這種恬靜安詳呢?

《大學》開章講道,修身的根本在于革物,也就是說,我們應當革除物欲。財、色、名、食、睡對于普通人來說是最普遍的五種欲望,要革除這些欲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克制做起,不沉迷錢財,不沉溺美色,不暴飲暴食,不日日貪睡……只要克制住自己,阻止自己縱欲放任,漸漸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便能有小成。

妄念過多的人,能使得自己生活在“利令智昏,欲令智迷”的狀態(tài)中,這樣的人即使有智慧也會被蒙蔽,從而產(chǎn)生各種過失與罪惡,甚至變得墮落。對于諸多物欲的危害,我們必須要能夠革除并放下。法師從來不要求弟子一念放下,因為這是很艱難的過程,那我們可以逐步減少、淡化心中的妄念,由此逐步體會到止息妄念的樂趣,再進行更高層次的體悟。

清心就是要保持內(nèi)心的恬靜,沒有憂慮與牽掛,也沒有任何雜念,清心不是朝夕達成的功夫,需要日日修心。

修行也正是修心的過程,修的是讓我們擁有一個平靜的心。當我們感覺到心態(tài)不安靜的時候,無論做什么事都會做不好,效率低下,容易犯錯。只要當我們的心態(tài)平靜了,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并且能夠精益求精。

心態(tài)能影響我們的身體,如果心中充斥著欲望而無法淡泊,身體也將變得岌岌可危容易腐朽起來。

如果我們的內(nèi)心里沒有那么多邪惡念頭,沒有那么多妄想執(zhí)著,那么一切都會順遂得多。

真正的清凈就是在心里,最美的風景也是在心里,而不在身外。

人生需要一種淡然樸實的美感,需要一種不張揚、不喧囂的寧靜。只要人們可以做到淡泊名利、淡泊市儈、淡泊榮辱、淡泊誘惑……生活將變得輕松很多,充滿的將是清香而不是銅臭。

從現(xiàn)在做起,把過去計較的物質(zhì)放下,不去想不去追求,回歸質(zhì)樸,試試看自己會有什么感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