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金 懷念從文 7

我們把景仰忘記了 作者:閻真


等到這個“結(jié)論”推翻,我失去的自由逐漸恢復(fù),我又忙起來了。多次去北京開會,卻只到過他的家兩次。頭一次他不在家,我見著兆和,急匆匆不曾坐下吃一杯茶。屋子里連寫字桌也沒有,只放得下一張小茶桌,夫妻二人輪流使用。第二次他已經(jīng)搬家,可是房間還是很小,四壁圖書,兩三幀大幅近照,我們坐在當(dāng)中,兩把椅子靠得很近,使我想起一九六五年那個晚上,可是壓在我們背上的包袱已經(jīng)給摔掉了,代替它的是老和病。他行動不便,我比他好不了多少。我們不容易交談,只好請兆和作翻譯,談了些彼此的近況。

我大約坐了不到一個小時吧,告別時我高高興興,沒有想到這是我們最后的一面,我以后就不曾再去北京。當(dāng)時我感到內(nèi)疚,暗暗地責(zé)備自己為什么不早來看望他。后來在上海聽說他搬了家,換了寬敞的住處,不用下樓,可以讓人攙扶著在屋子里散步,也曾替他高興一陣子。

最近因為懷念老友,想記下一點什么,找出了從文的幾封舊信,一九八○年二月信中有一段話,我一直不能忘記:“因住處只一張桌子,目前為我趕校那兩份選集,上午她三點即起床,六點出門上街取牛奶,把桌子讓我工作,下午我睡,桌子再讓她使用到下午六點,她做飯,再讓我使用書桌。這樣下去,那能支持多久!”

這事實應(yīng)當(dāng)大書特書,讓人們知道中國一位大作家、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工作。盡管他說“那能支持多久?”可是他在信中談起他的工作,勁頭還是很大。他是能夠支持下去的。近幾個月我常常想:這個問題要是早解決,那有多好!可惜來得太遲了。不過有人說遲來總比不來好。

那么他的訃告是不是也來遲了呢?人們究竟在等待什么?我始終想不明白,難道是首長沒有表態(tài),記者不知道報道應(yīng)當(dāng)用什么規(guī)格?有人說:“可能是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沒有排定,找不到適當(dāng)?shù)念^銜和職稱吧。”又有人說:“現(xiàn)在需要搞活經(jīng)濟,誰關(guān)心一個作家的生死存亡?你的筆就能把生產(chǎn)搞上去?!”

我無法回答。

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動筆更困難,思想更遲鈍,講話聲音更低,我感覺到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逐漸在老死。我和老友見面的時候不遠了……

倘使真的和從文見面,我將對他講些什么呢?

我還記得兆和說過:“火化前他像熟睡一般,非常平靜,看樣子他明白自己一生在大風(fēng)大浪中已盡了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清清白白,無愧于心。”他的確是這樣。

我多么羨慕他!可是我卻不能走得像他那樣平靜、那樣從容,因為我并未盡了自己的責(zé)任,還欠下一身債,我不可能不驚動任何人靜悄悄離開人世。那么就讓我的心長久燃燒,一直到還清我的欠債。

有什么辦法呢?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劇我是躲避不了的。

一九八八年九月三十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