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川北圣人 1

我的中國心 作者:鳳凰衛(wèi)視出版中心


1911年5月,清政府悍然把原本已歸商辦的川漢鐵路宣布為國有,并且拒絕歸還股金,繼而又以路權(quán)為抵押,向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大舉借債。這一無恥行徑,激起了全川人民的憤怒。作為南充縣股東代表的張瀾,會同保路同志會的其他領(lǐng)導人一起沖進了總督府。

羅涵先(中國民盟元老):當時的總督叫趙爾豐,把這些四川保路同志會的領(lǐng)導人全部關(guān)押起來,“候旨聽斬”,要殺頭。

張志華(張瀾的孫子):兩個刀架在脖子上,槍頂著胸口。在這個情況下別人都不敢說什么了,他還據(jù)理力爭。

羅涵先:“你投不投降?”他說:“我不投降?!?/p>

張志華:從這時開始大家就很欽佩他,真是威武不能屈。

1911年的仲夏格外悶熱。在有屠夫之稱的趙爾豐的牢房里,當其他獄友紛紛以沉痛的筆調(diào)留下遺書的時候,張瀾信手拈來的卻是一篇由30種鳥名連綴而成的游戲之作《田家樂》:

有田不如歸,謝彼綬帶嬰。

擇地遠灣澤,小舍斲木成。

誅茅莫損花,屋脊令樹平。

宵晨風日佳,眷屬玉冰清。

忘世此爰居,計畫漫糾縈。

眇巧婦工織,主伯勞并耕。

尋常足布谷,適意而靡爭。

負戴勝紱佩,教子規(guī)逃名。

搏黍豈徒飽,農(nóng)畢方授經(jīng)。

潛夫不自異,卑居饒遠情。

鄰里白頭翁,提壺時共傾。

醉倒掛南窗,喚起參已橫。

清流離垢濁,知希有余榮。

讒無百舌憂,斗無批頰驚。

得失信天緣,春鋤安平生。

字里行間,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雍容淡定躍然紙上。

這便是張瀾的風骨。毛澤東曾用“與日俱進”比擬張瀾思想的進步,而在他的血液里,傳統(tǒng)放達的文人氣韻始終生生不息?;蛟S,這便是他一生歷盡風云而不倒的緣由所在。

云淡風輕的張瀾當然沒有被趙爾豐所害。保路運動已是革命爆發(fā)的導火索,一燃之下,風云巨變,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隨之拉開了帷幕。

搖搖欲墜的清政府終于在革命的沖擊下徹底倒下,宣統(tǒng)退位,民國誕生!

而張瀾也在新的時局中被任命為川北宣慰使,繼而被推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此時的他,想必正躊躇滿志,準備在新的時代里建設(shè)出一個富強而興盛的國家來。然而此后的局勢卻并沒有如他想象中的那樣順利前行,中國迎來的是一個割據(jù)和戰(zhàn)亂的時代,國運跌宕起伏,當初同張瀾一起登上歷史舞臺的人,有的因環(huán)境所迫銷聲匿跡,有的因意志消沉漸漸淡出,更有人因墮入陳腐而被歷史淘汰。那張瀾呢,他的路要怎么走?

他選擇的,是踏踏實實做好眼前事這條路。之后的八年里,他先后擔任川北宣慰使、四川嘉陵道道尹和四川省省長,一路兢兢業(yè)業(yè),被巴山蜀水間的人們稱為難得一見的包青天。就是這八年的經(jīng)歷,讓張瀾成了人們口中所傳的“川北圣人”。

張志華:(張瀾)1912年擔任川北宣慰使。上任之后他就去視察,老百姓申冤,到處在告。有的農(nóng)民告惡霸晏弘把他女兒霸占了,他就去查,(查出)他搶占農(nóng)田、民女,無惡不作,就把他抓起來審問。這時候很多人來說情,他一看來告狀的都是貧苦人民,來說情的都是富豪,心里當然就很清楚,最后經(jīng)過審判把晏弘殺掉了,大快人心。因為有這幾年在川北的治理,所以蔡鍔送他一個匾,現(xiàn)在還在,(說他是)“今日之管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