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達忙奏道:“齊燕素好,燕目下遭困,理當速救。且秦國素有勇健之名,章邯、王翦皆當世名將,臣若不提兵前往,而另差他人,恐有傷師之慮?!?/p>
齊王道:“孤豈不知!只慮皇兄年邁,倘有疏忽,則屏障失矣。孤勸皇兄,還是不去為好?!?/p>
袁達一聞此言,紅須亂乍,道:“諒秦將有多大本領(lǐng),臣豈能失手于他!吾主若不讓臣去,情愿死于階下!”
又見班中閃出一員大臣,奏道:“主上若恐護國公有失,臣李牧愿與護國公同上幽州解圍?!?/p>
齊王見此,心中更加煩惱,自思:“齊國只有你二人了。王奮又病故了,若留一個在朝也好,偏你等一齊要去。如今當著孫燕之面,又不好十分阻攔?!敝缓玫溃骸叭舻帽路椒判?!只是諸事皆應(yīng)小心,切不可輕敵!”
二人齊聲應(yīng)道:“謹尊圣訓(xùn)?!?/p>
齊王傳旨,就在大殿上開宴。與二位國公爺餞行。
剎那間排下大宴。袁達、李牧與孫燕一齊謝恩歸座。
酒席間齊王見孫燕生得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唇紅齒白,眉目間有股清氣,且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大有九五之相。遂問了些事宜,孫燕雖年小,但卻十分天性,隨問隨答,逐一條陳,無不明白。
齊王心中甚是愛慕。
酒過三巡,菜上五味,三人便起身謝恩出朝。
齊王傳旨:兵馬司點齊一萬人馬,預(yù)備明晨上幽州解圍。而后散朝回宮。
此時日將西墜,袁達等回至府中,再排酒宴,與孫燕暢飲,十四位公侯俱在座中,孫燕把突圍遭困之事細細說了一遍,袁達等無不稱羨。
是晚,孫燕就在護國公府歇了。早上就要上朝辭行。
孫燕對二位公爺?shù)溃骸岸粐?,且請先行,小弟還有事要向圣上啟奏。”袁達等也不細問,一齊上殿辭駕。
齊王各賜御酒三杯,袁達等飲罷,拜辭出了午門,提兵上幽州去了。
這里齊王見孫燕猶自立在殿上,便道:“御弟,孤已發(fā)兵前往,御弟何故不一起同行?”
孫燕奏道:“臣奉吾主與祖母之命,一來求取救兵,二來請臣叔孫臏回燕國去的?!?/p>
齊王笑道:“御弟,你三叔自十年前下山擊敗樂毅,保孤登基之后,就已經(jīng)回山去了?!?/p>
孫燕道:“不知臣叔仙山在于何處,伏乞圣上諭知。
齊王道:“亞父臨行時,他說回天臺山去,這天臺山孤實不知在于何方?!?/p>
孫燕道:“不知何人知曉?”
正議論間,只見班中閃出一位老臣,乃上國卿王孫賈也,跪奏道:“臣與亞父別時,亞父曾留下柬帖與臣,言‘后數(shù)十年必有人要到天臺山請戰(zhàn),到時開此帖便知’。今孫燕來此,正合其時,臣愿與孫將軍同去天臺山,請亞父出山?!?/p>
齊王大喜,道:“既如此,孤也修書一封,國卿一同帶去?!?/p>
說罷,當即修書一封,交于王孫賈道:“煩先生速請亞父下山!”
二人謝恩出朝,王孫賈就邀孫燕回至自己府中,收拾行李,把柬帖匿于懷中。道:“小將軍,令叔言過,出皇城五十里方可開看,我等須要尊他的吩咐?!倍蠖擞昧T早膳,帶了數(shù)十名家將,與班豹一齊上馬,出臨淄向東而行,擱過不表。
單說袁達李牧提兵一萬,星夜望幽州而來。不上幾日,已渡過易水。
不上幾日,已渡過易水。
早有探馬來報:離秦營不遠。袁達傳令三軍安營,立了大帳。
李牧對袁達道:“老兄,我們是在此見陣,還是進城報號?”
袁達道:“不必進城報號了,待我明日殺退秦兵,再進城不遲?!?/p>
早有秦軍探子報于章邯知道。章邯忙進寶帳奏明始王。
始王大驚,道:“全山袁達有萬夫莫抵之勇,列國聞名。李牧善能用兵,諸國知曉。今帶兵前來解圍,恐我將并無一人是他對手。況幽州至今未能攻下,如今他外有救兵,如何是好?”
只見帳下一員大將厲聲道:“吾主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fēng)?臣不才,明早出馬,立斬袁達首級來獻?!?/p>
始王視之,乃大將蒙騰也。遂道:“將軍雖然武藝高強,但這袁達萬夫莫抵,只可智取,不可力抵。將軍且歇,孤與軍師定計擒他便了?!?/p>
蒙騰道:“待臣明日與他見陣之后再用計擒他不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