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賠錢貨(1)

苦菜花,甘蔗芽 作者:姜淑梅


從前的女人,誰要連生幾個兒子,都說:“她咋這么好命呀?”誰要連生幾個閨女,都說:“她咋凈生些賠錢貨呀?”

有句俗話說:“誰家生了閨女,糞坑都噘三天嘴。”這可不是瞎說的。

把閨女拉扯大,能干活兒了,就該找婆家了。結(jié)婚的時候,俺那兒不興要彩禮,窮的窮陪送,富的富陪送,都得陪送。

結(jié)婚三天回門,婆婆給端出來一個針線活兒筐子,里面有一把剪子、一丈黑布、一丈白布、一板子黑線、一板子白線、兩個古魯子。古魯是木頭做的,做針線活兒用的,相當于東北人用的頂針。針線筐里還有一本書,這可不是讓女人看的,里面夾著全家人的鞋樣子、襪樣子、帽樣子,公公的、婆婆的、丈夫的、小叔子的、小姑子的都有。

閨女三天回門,得在娘家住一個月,叫“住對月”。這一個月,得做“滿家鞋”,家里幾口人,就得做幾雙。有的閨女不會,就得娘做。有的閨女做活兒慢,娘得幫著做。那時候,有這么一句俗話:“拉巴閨女不當行,還得搭上半拉娘?!?/p>

住完對月,回到婆家,婆婆領(lǐng)著做三天飯,婆婆就熬出來了,再也不進廚房。刷鍋、做飯,都是兒媳婦的活兒了。

到了婆家,別想閑著。早上起來,要問婆婆:“娘,咱做啥飯呀?”婆婆說做啥飯,就得做啥飯。一天三頓都得問,天天都得問。做飯從早忙到晚,黑天還得紡棉花。

簸糧食、磨面、織布、做針線,都是媳婦的活兒。那時候,沒有縫紉機,做襪子、做鞋、做衣服,全是一針一針地縫。這茬襪子和鞋沒等做好,腳上的襪子和鞋已經(jīng)穿壞了。

俺婆婆說:“南京到北京,都是兒媳婦扎古老公公?!?/p>

“扎古”就是打扮。有了兒媳婦,公公的襪子、鞋、單衣、棉衣,都是兒媳婦做。

過大年更忙。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都得穿新襪子、新鞋、新衣裳。過了臘月初十,就得碾穄子,把穄子碾成米,再去磨成面。還得磨些麥子面、高粱面、豆子面,都磨好了,再蒸干糧。

結(jié)婚頭一年,俺磨了兩天穄子面,磨了一天綠豆面,磨了兩天高粱面,磨了三天麥子面。聽公公說,俺磨了一百三十斤麥子。一天天推磨,嗆得俺頭上、臉上、身上全都是面。

磨完面,蒸干糧。俺蒸了三鍋白饃,蒸了三鍋白面菜饃。棗和豇豆煮在一塊,煮好了,搗碎,團成棗豆餡,再蒸兩鍋穄子面的黃棗饃。

用白面和大棗蒸的饃,能蒸出很多花樣,叫花糕。有的花糕一層一層的,跟現(xiàn)在一層一層的生日蛋糕差不多,叫花山。花糕正月十五才能吃。

蒸黃棗饃那天,全家人吃了一頓黃棗饃。白饃和白面菜饃蒸出來,婆婆不叫吃,都放到她屋里。

蒸了這么多好干糧,年三十中午吃一頓,大年初一中午吃一頓。以后,吃的就是穄子面發(fā)糕,還有黑面餃子。餃子里包的是地瓜葉子和胡蘿卜,有鹽,沒油。剩下那些好吃的,等俺正月初四回娘家了,他們再吃。

大年初二,閨女和女婿回娘家拜年,都是趕車去,婆家給拿一箢子禮,滿滿一大筐??粗簧侔桑赡锛也荒芰?,也就是拿出兩樣東西,換上兩樣放進去。有的娘家怕閨女回家受氣,多換幾樣,換得箢子更滿了。

正月初四,也有的正月初六,娘家來接閨女,過完十五,正月十六回來。正月十六回到婆家,俺婆家就剩下夠吃一頓的花糕了。

閨女生孩子了,娘家得接著賠錢。婆家找人挑兩個空盒子,去報喜。生了男孩,往盒子里放本書。生了女孩,往盒子里放朵花。婆家人挑著空盒子去,得挑著娘家滿盒的東西回來。報喜得用外人,公公、丈夫都不行。

一九五五年農(nóng)歷十月二十八,俺生下大兒子。去報喜的人,是在俺家常住的三舅。從徐莊到百時屯,走仁橋十七里。河干了還八里地,來回就是十六里。娘看報喜的人年紀大了,怕把老頭累著。三舅在俺娘家吃頓飯,回來的時候,盒子里裝了二斤紅糖,二斤江米,九十九個雞蛋。

婆婆打開盒子看看,沒說啥。丈夫看了嫌東西少,說三道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