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對林則徐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人是福建巡撫張師誠。
張師誠是乾隆年間的舊臣,曾擔任過內(nèi)閣中書、軍機章京等官職。嘉慶年間,他又先后在山西、河南、江蘇、江西等省擔任過知府、道臺、按察使等職務,深受嘉慶皇帝的器重,在官場上影響很大,說話也很有分量。他與林則徐是怎樣相識的呢?他又對林則徐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呢?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第一,張師誠對林則徐有知遇之恩。張師誠愛“才”如命。剛剛出任福建巡撫的張師誠,看重林則徐的才學,毫不猶豫地將年輕的林則徐調(diào)入自己的幕府,使林則徐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具體情節(jié)下節(jié)將有詳述。
第二,張師誠對林則徐有勉勵之情。在張師誠幕府中,張師誠對待林則徐就像對待自己的弟子一樣,加意栽培,嚴格要求。在林則徐身上他主要辦了三件事:一是磨煉林則徐的文字功力。盡管林則徐已有相當深厚的文字功底,但張師誠認為,林則徐要在仕途上走得更遠,必須繼續(xù)磨煉。他交給林則徐的工作,主要是處理撫署的奏稿和文牘,也就是從事文字工作。但這種文字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有些是要直接給皇帝看的,來不得半點馬虎。張師誠放手讓林則徐去做,親手為他把關。業(yè)余時間為了磨煉林則徐的心性,張師誠還讓他抄寫佛教經(jīng)典,如《金剛經(jīng)》《彌陀經(jīng)》等。二是幫助林則徐改善家境。張師誠得知林則徐家庭經(jīng)濟很困難,便有意提高他的待遇。張師誠給林則徐的年薪是二百多兩銀子,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林則徐用這筆錢,還清了祖父欠下多年的債務。林賓日一家人在福州城左營司巷居住的小屋,是林賓日典來的,也就是租來的,也就在這時,林則徐用自己的工資為父親買斷了這所住宅。張師誠知道林則徐家里人口多,又推薦林賓日帶著林則徐的弟弟林霈霖,到將樂縣正學書院教書,年薪二百兩銀子。這樣就使得這個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生活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三是鼓勵林則徐求取功名。二十一歲那一年,林則徐第一次到北京參加會試,結果名落孫山。進入張師誠幕府后,由于工作繁忙,林則徐并無再次求取功名的想法。張師誠覺得林則徐的才學應該有更大的發(fā)展,便鼓勵他繼續(xù)參加會試。在張師誠的鼓勵下,林則徐于1809年4月第二次進京參加會試,結果還是沒有考中?;氐侥桓?,張師誠鼓勵林則徐不要灰心,要繼續(xù)努力。在張師誠的關心下,1811年1月,林則徐赴京參加了第三次會試。這次赴京,恰逢張師誠進京接受皇帝召見,二人一起北上。這次考試,林則徐終于榜上有名,考中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