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粗服亂頭——天生麗質難自棄 4

唐宋詞經(jīng)典 作者:楊雨


在蘇軾的眼里,李煜的所作所為,實在不像一個一國之君,他在國家危難、百姓遭殃的時候表現(xiàn)得如此懦弱和幼稚,如此沉浸在音樂、美女中不能自拔……

蘇軾說得對,作為一國之君,哪怕你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虛弱到了極點,但在你的列祖列宗、黎民百姓面前,也應該保持一個國君的樣子,挺直你的脊梁,懷著一顆懺悔的心承擔起自己的罪責。

可我覺得,李煜也是對的。他對,就對在他的真實。他是這么想的,是這么做的,所以,他就這么說這么寫了。這是他在那一刻最真實的行動和最真實的感情,他就毫不掩飾地寫出來了。至于別人怎么看怎么評價,那已經(jīng)不是他的事了。更何況,他信任的臣子出賣了他,他想要依靠的親人遠離了他,在他身邊最親近的,就是這些和他一樣毫無心機的宮女。她們過去和他一起風光,現(xiàn)在和他一起痛哭。垂淚告別宮娥,就是在告別他的過去、他的宮殿、他的國家。

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李煜赤子般的天真,女性般的柔弱,是他作為一國之君的致命弱點,同時卻也是他作為詞中帝王的絕對優(yōu)勢。

很顯然,李煜沒有蘇軾想得那么深那么遠。他本來就不應該是一個國君,他天生就應該是一個詞人。

作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繼承皇位的本來不應該是他,他也從來不想當什么國君,他從小就遠離政治,沉浸在對文藝的愛好中,對一切藝術都顯示出過人的天賦。可是誰能想到,他的幾個哥哥都先后夭折,他的太子哥哥弘冀在959年的時候也死了。于是,在李璟去世的時候,從來不想當國君的李煜就被推到了那張龍椅上。一個從小就夢想當藝術家的人,就這樣陰差陽錯,被命運安排成了一國之君。

君臨天下、治理國家需要的是殺伐決斷、英明果敢的魄力和舉重若輕、深謀遠慮的智慧,而李煜擁有的卻是多情善感、天真柔弱的詞人秉性,所以,我們又何必去苛求他既要有睥睨群雄、氣吞山河的帝王氣概,又同時還能給我們留下如此凄愴動人的天才詞句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