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七點多,看見一座“城堡”,落寞地孤立荒原之中,便想著那處扎營。趕了一個半小時,“城堡”只大了一點,最終無力就地扎營?;脑锏木嚯x很難測算,一是過于平面化,二是缺乏參照物,三是地貌同質(zhì)化,會導致把一個很近的白色塑料桶看成蒙古包,更會把一座小山看成幾根煙的功夫。更為麻煩的是,地面輻射導致的光線抖動、視場紊亂,嚴重干擾著視覺判斷。尤其烈陽下,稍遠一點的石頭便會強烈抖動,跟活物似地,把動物看成石頭、石頭看成動物是常有的事。鹽堿地的光輻射就更大了,導致多次誤為冰雪水泊跑冤枉路,某些情形下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后果,甚至是致命的。想體驗這種輻射很簡單,太陽最辣的中午找一棟大樓,眼睛貼著墻壁向上望去。
晚上沒吃飯,除了控制腹瀉,更為了排查是哪種食物出了問題。昨天只吃了一頓糌粑,今天只吃了兩塊壓縮餅干,依舊胃絞,無力,惡心,反酸,臭屁……食物減少了,拉肚子的頻率并未變,只是量少而已。止瀉藥和抗生素也吃了,似乎不起什么作用。不論什么食物進入腸胃后就快速分解般,有營養(yǎng)的存在一邊,沒營養(yǎng)的立即排除掉,然后腸胃就睡大覺。整個消化系統(tǒng)似乎更注重工作效率而非慢工出細活。到底是快過期的壓縮餅干有問題?還是鹽堿水喝多了?亦或缺少植物纖維引發(fā)的消化紊亂?或許,每一種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即便排查出了問題所在,又能如何?
我意識到,這是無解之題,答案有時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