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明珠,你閨女回來了。”二樓的陳阿姨笑著說。
“知道她這時候回家,我特地在樓下等她呢。”李明珠將摘了大半盆的豆芽拾起來,站直身子,直直地問道:“彩虹,上次陳阿姨給你介紹的那個秦小同,你們談得怎么樣?”
彩虹雙眼看地,支吾:“見了兩次,沒聯(lián)系了。”
“哎呀,怎么會呢?”李明珠跺起腳來,“人家小秦多好啊!身高一米八,家里有兩套房子,老頭子做的是大生意,撂下話來說一結(jié)婚就將濱江小區(qū)的那套過戶給他。你知道那個小區(qū)吧?復式的噯!上下兩層,一百二十平方米,他家在六樓,不高不矮,還有電梯。光那一套就值幾百萬,還不算裝修的錢。人家家長說了,就想要個知書達理的媳婦。陳阿姨你說說看,論知書達理,我家彩虹是大學老師,學歷又高,長得又好,馬上要讀在職的博士。這附近還有誰比她更知書達理的嗎?”李明珠這一生氣,涕唾亂飛,嗓音頓時高了,“乖女??!你不給你老媽一個面子,怎么著也得給陳阿姨一個面子不是?你也老大不小了,轉(zhuǎn)眼就剩女了,你還挑個沒完,別千揀萬揀,揀得個爛燈盞。”
彩虹窘了。老舊的大板房自有它的“門棟文化”。那就是以門棟為單位形成一個小型社交圈,平時借把蔥忙時幫接孩子過年互送糕點,講的就是這份十幾年的親近。彩虹面前的一群阿姨全是看著她長大的老鄰居,大家揚起臉,一副惋惜的樣子。李明珠早已派下任務,讓阿姨們“關(guān)心”彩虹,弄得她日日回家都被圍剿,不交代一番不讓上樓。
彩虹只得強笑:“媽您搞錯了,不是我沒聯(lián)系他,是他沒來聯(lián)系我。他打給我一個電話,我回了一個電話,然后他就再也沒有打過來。您總不至于讓我上趕子地去追他吧?陳阿姨,我這樣做,沒什么不合適吧?”
對于這種類似于鄉(xiāng)村文化的門棟文化彩虹是不感興趣的。但最近這棟樓的孩子們考大學的考大學,跑生意的跑生意,紛紛留在了外省,彩虹自然而然成了八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