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官場內(nèi)的藝術品(2)

最藝術,最民國 作者:潘劍冰


在學校中,吳稚暉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在于言傳,更在于身教。孫中山的兩個孫子不肯寫文章,說那是秘書干的,吳稚暉一怒之下讓他們抄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并將抄好的詩帶回去與家長一起體會。有人送吳稚暉一輛人力車代步,客人走后,吳氏令蔣經(jīng)國找來鋸子將車把鋸掉,把車身拖到書房當沙發(fā)用,他教育蔣經(jīng)國說:“一個人有兩條腿可以走路,何必人拉,你坐在車上被人拉著走,豈不成為四條腿?”

學生中,吳稚暉對于蔣經(jīng)國最為偏愛,這不言而喻。他經(jīng)常單獨為蔣經(jīng)國開小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啟迪他為人處世的道理。蔣經(jīng)國對此終身不忘,他屢屢稱吳氏是其“生平最欽佩的人”,后來蔣經(jīng)國在臺灣開拓了真正的民主自由,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吳稚暉的教育功不可沒。吳稚暉去世后尊其遺囑實行海葬,海葬儀式由“儲君”蔣經(jīng)國親自主持,哀榮盡顯。

不過話說回來,吳稚暉能夠在政壇逍遙五十年,絕不僅僅因為他和黨內(nèi)一把手之間的私交,因為在利益面前,任何的感情都不牢靠。吳稚暉成為“不倒翁”的原因,還在于他在官場藝術化的生存方式,這一點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吳稚暉有句名言:“官一定不必做的,國事是一定不可不問的?!彼粌H這樣說,而且確實也這樣做了。吳稚暉曾有很多次當大官的機會,但是他都放棄了。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就想讓吳稚暉出任教育總長,他卻說:“我愿任奔走之勞,做官我是做不像的?!?/p>

蔣介石上臺后,更是多次欲借用吳稚暉這個元老的招牌,想授予其顯職,但吳稚暉并不領情,他說:“我是無政府主義者,脾氣也不好,不敢當呀!”中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你越謙讓人家反而要給你越高的官,到了1943年8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屢屢謙讓不愿當官的吳稚暉在很多人眼里居然也成了繼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有力人選。蔣介石聽到風聲,也找上了吳稚暉,吳氏趕緊說:“我這個人不宜當國府主席。”蔣問:“為什么不適宜?”吳氏答:“我最抑制不住自己的性情。當了國府主席,就要經(jīng)常接見外交使節(jié),看到有些國家的大使呀、公使呀,穿著他們本國的服裝,花花綠綠像做戲一樣,我會禁不住笑出聲來的。那就有失國體呀!”蔣介石聽完大笑,不再勉強。黨內(nèi)的大佬仍然來游說,吳稚暉對他們說:“我有一個怪癖,每天要到野外曠地上去拉屎,你們想:那樣成什么體統(tǒng)?豈有一國的元首,會像我那樣的?”眾人聽完,只好作罷。

別看吳稚暉瘋瘋癲癲,他的心里可是一面明鏡。對于此事,他后來回憶說:“于右任和居正都可以當,他們也愿意當,蔣先生不去找他們,偏偏來找我這個并不想當?shù)娜?,分明是蔣先生自己想當。我就如旨答說‘現(xiàn)在抗戰(zhàn)時期,最好是黨、政、軍統(tǒng)一于一個領袖,使事權更能集中,我看還是由蔣先生兼任最宜’。后來就由我在中常會提出,由蔣先生兼任了國府主席。有人說我清高,談不上,我是小人。還有人說我玩世不恭,也不對,我是‘正世有恭’啊?!?/p>

在國民黨“一大”上,吳稚暉當選為中央監(jiān)察委員,到五屆一中全會上又升任常委。終其一生,他所擔任的基本上是“委員”這種閑職,官銜雖然很多,但都是掛個名的虛銜而已。吳稚暉不僅自己不當官,還不讓自己的子孫后代當官,為此還編出一套說法:“我們的太太公葬了一塊世代絕官的墳墓,已罰定五十代不出一官?!?/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