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貝尼尼還有很多其他主顧的工作要完成(西皮恩內的雕塑像,紅衣主教羅伯托·貝拉米諾的墳墓以及蒙托亞、安東尼奧·塞派爾立大人、卡洛·戴爾·波索大主教和保羅·喬達諾·奧爾希尼公爵的半身雕像),他很快就被厄本的宏偉計劃猛烈旋風席卷了—或者說很樂意投身其中。厄本示意要進行的裝飾和擴建事業(yè),不僅針對圣彼得大教堂,教皇的教廷以及羅馬這座城市,此外還包括他個人以及巴貝利尼家族的榮耀。跟所有在他之前登上過教皇寶座者在風光顯赫的日子里表現(xiàn)得一樣,厄本也把他最親近的親信紛紛從佛羅倫薩召集到羅馬,在教皇制官僚體制中,對他們慷慨地施以工作清閑但報酬極其優(yōu)厚的職務,還有干脆就是慷慨的現(xiàn)金獎賞,這一切都從教皇主管的國庫里支出。如果沒有他們?yōu)槎虮具~向教皇的職位直接搭路鋪橋,巴貝利尼家族最大的可能仍只不過為意大利的一戶富商巨賈而已。
不久以后,貝尼尼就開始專門只為教皇和他的家族(其中以教皇的侄子安東尼奧紅衣主教為主)工作了。采取這個做法之后,貝尼尼就將要實現(xiàn)保羅五世的預言、確保自身地位為“他所屬時代的米開朗基羅”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出于政治上的權宜,厄本會放寬對貝尼尼的服役要求,允許他擁有諸如法國首相黎塞留紅衣主教、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這類的主顧,貝尼尼用大理石雕塑了他們的肖像(分別于1636—1637年、1641—1642年)。當然,厄本自己的大理石雕像為貝尼尼最早受命于教皇的一批任務當中的一個,他還讓貝尼尼為他的父母以及巴貝利尼家族其他各種成員制作了雕像(諸如他的叔叔兼導師、蓄著胡子的威嚴的弗朗西斯科·巴貝利尼閣下,作品現(xiàn)收藏于哥倫比亞區(qū)華盛頓國家畫廊)。厄本的多座半身雕像精美而生動和善地眨著眼睛,今天分別保存在巴貝利尼家族宅邸畫廊跟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畫廊里的作品,只是貝尼尼為使巴貝利尼教皇永垂不朽而以石頭、金屬和油畫形式創(chuàng)作的多個肖像作品中的兩件。
反過來,厄本教皇不失時機地不斷對貝尼尼授以新的帶薪職務,其中既賦有權力也負有責任。多才多藝的貝尼尼不僅實際上擔任了“教皇公眾形象大臣”,又成了多面手的雜工(亞歷山大七世后來沿襲了厄本處處依賴貝尼尼的做法,把他當作一攬子的承辦人)。在1623年或之后不久,貝尼尼因迅速的成功,而成為教皇藝術品收集的館長,教皇在卡斯特爾·圣安格洛鑄造廠的主管,納沃納廣場噴泉的總負責人以及艾克夸·菲利斯引水工程中負責修建噴泉的總管人。之后,厄本還讓貝尼尼負責艾克夸·維吉尼引水工程,從而誕生了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上著名的薄伽丘噴泉(1627—1629年)。今天,第一世界城鎮(zhèn)的居民已經(jīng)理所當然地享用著潔凈的自來水便利,可能會認為被派遣負責如厄本人生之一面一樣平凡而實用性的供水工程,即使貝尼尼屈尊紆貴脫離了他的興趣。但是,在羅馬沒有什么東西是比水更為重要的維持生命的必需品。羅馬,就跟任何城市一樣,離開了可靠而充足的可飲用水源就無法繼續(xù)存在下去。這是真正生死攸關的事。所以,貝尼尼新的水利工程權威身份,使他成為城市里面最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