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口齒留香——韓良露和李漁的“閑情偶寄”(3)

不敢不樂 作者:韓良露 朱全斌


良露在南村落時代辦了很多活動,不講空洞理論,邀請有經驗的匠師,帶領大家品味生活。我對蔥開煨面極感興趣,因此報名參加了天香樓保師傅的課。蔥開煨面是淮揚料理,以前出身空軍的主廚有過很好的蔥開煨面。這些年廣州街附近一家小館也還有蔥開煨面。我的好奇是這面看起來就是蔥和一點蝦干,但湯底醇厚,覺得一定有玄機。那一堂課領悟很深,知道簡單的蔥開煨面,湯底要用小火熬魚,連頭帶尾,煮一天一夜,魚煮糊了,剔去魚肉魚骨,純用濃郁湯底下面。面也要用小火“煨”。“煨”這個字,像愛人耳鬢廝磨,這樣慢火慢煨的心情,恐怕要絕跡了。

“煨”不能用急躁大火,小火慢慢煨,要有時間,有耐性,有閑情,讓小火里的濃郁湯汁“煨”進面里。“煨”像一種親密的滲透,不懂“煨”,菜不入味,人生也一樣浮泛貧乏,上床做愛,也少了肉身依偎之親,“煨”即是“偎”,不懂料理中小火慢“煨”,也不會懂人與人的依偎,沒有溫度,沒有親昵依靠,如同遠食,只有表面蘸醬,吃了就走,內里全無滋味,事后也無回味。

教了幾十年大學,很后悔,早知應該多帶著學生燒菜。課綱一改再改,無關乎品味,人還是一樣粗糙,不如從“煨”學起,或許保師傅的“煨”可以讓學生領悟更多。

以前吃蔥開煨面,總心里納悶,不知道為何好的煨面,蔥可以如此焦香。那一堂課才恍然大悟,鐵鍋燒到火紅,一大盆蔥下去,不可以攪動,就讓蔥在大火極燙熱高溫的鐵鍋中綻放又收縮,釋放出焦香,只要一動鏟子,熱度降低,蔥就不開了。

材料如此簡單,蔥開煨面里有狂野,有細膩,有潑辣,有溫柔,仿佛真正的人生。五味雜陳,講的是料理烹調,也講的是人生況味。

良露和李漁的料理都不煩瑣,最簡單的料理,藏著最重要的經驗與智慧,李漁如此講他的料理,韓良露也如此講她的料理,所謂玄機也就只是簡單二字。簡單是一種專心,現(xiàn)代人好像關心很多事,東說西說,事事都有意見,卻可能沒有一件事有真正的專心,聒噪喧囂,卻無一點內蘊,就離“煨”這個字十萬八千里了。

華人傳統(tǒng)講“火候”,畫畫、寫詩、做人都是“火候”,大概多來自料理的經驗。

看人吃東西,品味即一無遮掩,一人口沫橫飛,說得天花亂墜,只要看他面前如此粗糙對待一碗蔥開煨面,大概也就知道了八分,人品高低,也就不想分辨什么,淡淡一笑也就好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