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些間隔青年的故事,我更加堅信:若每一個人都用心愛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用心愛每一個人。
——孔維(演員,傳夢公益基金發(fā)起人)
間隔年是一種旅行,也是一種生活,更加是一場尋找自己未來的探索,讓我們認識世界,從而找到自己的世界!
——三少(《出國自助游教室》作者,Lonely Planet中國區(qū)前社交媒體總監(jiān)、顧問)
人生有那么多可能性,為什么不在這段旅程中來為自己創(chuàng)造個故事做主角?
——趙子?。ㄈ蜃畲笄嗄陮W生組織AIESEC中國大陸區(qū)副主席)
間隔年作為一種主動的自我教育形式,對形成健全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性格特質(zhì)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回歸初心并懂得安享人生簡單的快樂。
——喬新宇(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中國間隔年基金”發(fā)起人)
大學時我間隔年為一家國際青年組織服務,那一年猛然離開學校的環(huán)境接觸真正的社會,感覺每一天都在成長。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應該有間隔年,發(fā)現(xiàn)自己,探索未知。
——王則開(世青創(chuàng)新中心秘書長)
多出去走走看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然后在心里給自己播一顆種子,總有一天,這顆種子會發(fā)芽的。我想,這就是間隔年最大的意義,讓自己的生活多一種可能。
——安芯(《安心的義工旅行》作者,旅游衛(wèi)視《行者》欄目紀錄片《安心之旅300天》主人公)
曾經(jīng)聽說無間隔不青年,雖然有些夸張,但足顯其熱血。我相信體驗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無論是什么,一定要趁早,一定能走心。
——錢洋(中國公益咨詢行業(yè)先行者,ABC美好社會咨詢社創(chuàng)始人、社長)
間隔年的經(jīng)歷讓我與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赌惚饶阆胂蟮母杂伞纷尭嗳肆私獾缴畹牧硪环N可能性。
——蘇國睿(Hive北美負責人)
我很慶幸19歲那年下了間隔年的決心,從北大到巴黎學葡萄酒。我想旅途以及在別處生活之于年輕人的意義在于,趁能行走的時候瘋狂汲取養(yǎng)分,用心觀察文化的差異,打破原來的偏見與格局。
——高梓清(“Oh my dear!” 葡萄酒品牌創(chuàng)始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間隔年作為一種人生選擇,給自己更多的空間與時間去探索世界、探索自我。且來看看新一代間隔年實踐者的鮮活故事吧!
——青年志(專注于中國青年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同時為品牌提供商業(yè)研究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