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虎口拔牙
張斌帶著小黑,依舊坐在蟠龍山的半山腰,觀察著鬼子軍營。
一連五天,他都在山上觀察著鬼子軍營。
一九四一年六月十七日深夜。
鬼子軍營外。
在三橋鎮(zhèn)東邊那片凹凸不平的大草坪上,鬼子用木樁把草坪圍了起來,禁止中國人入內。鬼子軍營西邊一里外是三橋鎮(zhèn),東邊是河流與公路接壤之地,東北面是一片空曠的草地,過了草地幾是蟠龍山,南面是龍?zhí)洞a頭,自古繁華的水運集散寶地。鬼子軍營占地很廣,布置得也很規(guī)整,中間是一棟三層樓的磚房,周圍全都是木房子,再外面就是鐵絲網和碉樓。四個高大的碉樓,日夜監(jiān)視著周圍的情況。
月光慘淡,黑云密布,青紗似的大霧在林間輕輕游蕩,微風吹過,吹得枝葉晃蕩,仿佛有無數(shù)鬼影在招搖。林中偶爾傳出幾聲鳥鳴,讓人聽得心發(fā)慌,越發(fā)感覺林中鬼影飄飄深不可測。
張斌站在離鬼子營地兩百米處的一個小土坡上,看了看天色,心里直琢磨:看這天色,估計最多還有一袋煙的工夫就要下雨了,自己得抓緊時間,盡量在下雨前干掉一個鬼子,到那時,自己可以借著雨幕的掩護逃跑,鬼子就追不上了。
獵人都相信山神的存在,如果把山里的獵物打沒了,山神會發(fā)怒,所以,張斌打獵從不貪心,這次也一樣,他只打算干掉門口那兩個鬼子哨兵,所以,他把刀和吹桿都放在原地,帶著一張弓和兩支箭向鬼子營地快速跑去。在離鬼子營地不到五十米的地方,他就開始匍匐前進,雖然已經到了箭的有效射程,但他還是想再靠近點,越近把握越大。至于鬼子的探照燈,他早就心里盤算過了,躲得十分輕松。
鬼子的布防其實很大意,周圍百里內已經沒有中國的正規(guī)軍隊了,還有誰敢來摸他們的營地呢,想想也能理解。
張斌如四腳蛇般爬近,趴在地上,抬頭看了看離自己最多只有二十五米距離的那兩個鬼子。他把箭搭在弦上,箭頭對著天,一點一點地拉弓,憋足了力氣把弓拉到最大限度。這時,雨點已經開始淅瀝瀝地滴下,張斌暗自高興,時間剛好,自己的箭一射出去后,雨大起來,鬼子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箭頭一點一點地對向營地門口右邊的那個鬼子。突然,張斌眼前白光一閃,嚇得他立即撲倒,膽戰(zhàn)心驚地趴在地上不敢亂動,心里一個勁地向上天祈禱,求自己不要被發(fā)現(xiàn)。
其實,鬼子的探照燈是照到了張斌,可碉樓上的那鬼子心不在焉居然沒注意。這一下,害得張斌擔心不已,也失去了最佳機會。雨越來越大,等他再次拉滿弓一看,兩個哨兵已經到門內的哨亭子里躲雨去了,張斌的箭還不足以射穿那崗亭的木板,他只能放棄原有的打算。
張斌不想自己這么多天的準備和努力都白費,他不甘心地等待著,期盼著能有鬼子出現(xiàn),可世上的事哪能萬事都如愿。唯一可見的碉樓上那兩個鬼子離他至少有六七十米,已經超出弓箭的射程范圍。張斌那把使用多年的獵人火槍在二十天前打獵時炸膛了,他咬牙切齒地望著碉樓上的鬼子,這時候,他特別希望自己手中能有一桿像鬼子用的那種步槍。
趴在那兒等了老半天,看天色估計雨會下到天明,張斌無可奈何,只能放棄。
張斌不想就這么空手回去,于是他在半山坡上的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下蹲著,看著風雨中鬼子那模糊的軍營,想著自己如何才能搞到一把槍:火槍不行,一來火槍不穩(wěn)定愛炸膛,填彈裝藥都很麻煩;二來火槍打不遠,精度也不夠,有效射擊距離一般就五十來米;三來容易暴露自己,雖然張斌不怕死,自從小惠死后,他就覺得活著的唯一意義就是報仇,但他不想在沒報完仇恨之前就被日本鬼子干掉,所以他得好好活著,最少要比鬼子活得久一點兒。用步槍是好,可自己哪來的錢去買、上哪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