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辦進駐龍山村挨家挨戶地找村民談?wù)摬疬w的事宜時,并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畢竟有豐厚的拆遷款,還可以跟城里人一樣住進漂亮的樓房,是很多村里人求之不得的事。
但是也有反對的聲音,比如村里的接生婆。
現(xiàn)在醫(yī)療那么發(fā)達,生孩子都去醫(yī)院,接生婆其實也半輩子沒給人接過生了。只不過她特別喜歡小孩,自己又沒生一個,老伴也走得早,獨身一人太寂寞了,就將一腔母愛全部寄托在村里其他小孩身上。村里上上下下,無論哪家小孩病了,她都樂意為人家忙前忙后,誰家忙了沒時間照顧小孩,只要招呼她一聲,無論刮風下雨,她也一定拄著拐杖邁著纏過的小腳,一步一挪地奔人家家里去,因此村里的孩子都親她。她將拆遷辦的人轟出來的時候,還是村里幾個不大點的小孩替她把著門,有個調(diào)皮的,還潑了那個年輕的拆遷辦小伙子一身的臟水。
其他人家的尺寸都量完上報上去了,只剩下接生婆的老院子,拆遷辦的人始終進不去。對方一個八旬的老人,也實在不能拿她怎么樣,就一直僵持在那里,所有的進度都停了。
龍詠聲得到這個消息時,這個情況已經(jīng)維持了半個多月,胡總聽說龍詠聲跟接生婆很熟,就讓她停下了手上所有的工作,提前到龍山村去,幫助拆遷辦,把釘子給拔了。
胡總當初的原話是這樣的:
“詠聲啊,你要是能把這顆頑固的釘子給拔了,你就是咱公司的恩人。”
龍詠聲很不喜歡別人釘子長釘子短地叫接生婆,有些氣惱,但是又不敢在胡總面前發(fā)作,只能在一旁小聲嘀嘀咕咕。
“接生婆才不是釘子,她是好人,世界上沒人比她好。不過是纏了小腳,那也算是舊社會婦女受迫害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