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段建珺采訪實錄(2)

高手在民間——一個中學生對民俗剪紙大師的訪談實錄 作者:張京羽


問:參加展覽當然都希望能獲獎,如果落選也會不高興?

答:這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尤其是對年輕的參選者來說。但這幾年受邀做評委也感覺到,現(xiàn)在剪紙評獎有些亂,像最近又搞了一個戲曲剪紙展,收到將近2000份的剪紙?,F(xiàn)在的剪紙作品越搞越長、越搞越大,一剪幾十米,有的甚至上百米,但是一細看其實精品很少,那么長,人物的動作,包括內(nèi)容的結(jié)構(gòu)都經(jīng)不起推敲,毛病很多。但很多長的剪紙反而獲金獎。其實真正的好剪紙不說大小,有的就巴掌大那么一點兒,但表現(xiàn)出的神采耐人尋味,原汁原味,很經(jīng)典。所以我們評獎的時候就盡量壓制這種現(xiàn)象,特別設(shè)立了特等獎給一些老剪紙藝人。過去他們在剪紙隊伍中沒有地位,所以往往入選不了。所以我們有幾個評委提出來,一定要把好的東西評選出來,不能助長嘩眾取寵的風氣。

問:我聽說您現(xiàn)在是國內(nèi)個人收藏剪紙第一人,您收藏的剪紙數(shù)量是非常多的,是這樣嗎?

答:不敢說是第一人,因為也有很多人收藏。我的藏品從我小的時候就留意,因為習慣把它夾在那些廢舊的課本里,一直到現(xiàn)在。當初是有限的范圍內(nèi)收集整理的,包括我的姑母的作品,當時有幾百幅。大學畢業(yè)后做搶救保護工作的時候,才真正開始收集。當時還比較好收集,但我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在剪紙教學中我就發(fā)給學生們一個表格,做成暑期實踐調(diào)查表的形式,上面印有老大娘的姓名、年齡、住址等信息,學生們在假期會到不同的村子里或者牧區(qū),每人收集幾幅,逐漸積累,在我教書的將近17年中就收集了五六萬幅。

問:那么現(xiàn)在您的收藏有多少幅?如何保存呢?

答:有12萬多幅。我以前放在租的倉庫里,做好防潮、防蟲工作。后來我積蓄了很多年,蓋了自己的個人藝術(shù)館,就是家庭式的小型剪紙藝術(shù)館,還有兩間沒蓋出來,但是三間基本上蓋出來了,總共是500平方米,有一個陳列室。

問:您沒有給它起一個名字?

答:就叫段建珺剪紙藝術(shù)館,馮驥才先生也給我提了一個名字,但是我還沒有發(fā)布,等全部做完后再發(fā)布也不晚,但是很多人都知道我有一個家庭式的剪紙藝術(shù)館,我最陶醉的事就是有十幾萬幅剪紙就在我身邊,我能隨時研究它,天天看到它。我希望有更多喜歡剪紙的人能夠看到這些精美的剪紙。

問:很期待啊,什么時候能參觀?這些藏品中有您個人的作品嗎?

答:2015年就可以參觀了。作為私人家庭式的藝術(shù)館,我歡迎大家都來參觀,免費參觀,如果感興趣的話,我也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剪紙。這些展品大多來自民間的收集,是很珍貴的老剪紙,其中不乏張花女、康枝兒、王燕女、王枝女、劉金蓮等老一輩杰出傳承人的珍品,也有一部分清代剪紙花樣,以和林格爾為主體的占到6萬多幅,其他的是全內(nèi)蒙古范圍內(nèi)的,蒙古族剪紙有很多種,和林格爾只是其中的一種。我個人作品只有1000多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