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幾米的圖和文,心中不時會有莫名的感動。他的圖像一個個童年的夢境,他的文是夢醒了的惆悵的回味。他用筆淡淡的,不夸張,不渲染,卻因此而更有味。我們?nèi)巳硕碱I(lǐng)略過某些非常單純的人生滋味,可是在都市的喧囂中無暇去細(xì)品,只好聽其流失,現(xiàn)在幾米替我們把這些我們其實也很珍惜的小感覺找了回來,叫我們怎么不感動。
幾米有一本書題為《照相本子》。他自己說:照相多半是歡樂的留影,少有人在哀痛時拍照。譬如說,有生日同歡照,孤單一人過生日的冷清卻照不下來,有結(jié)婚照,但少有人拍離婚照。我的印象是,幾米作品是要糾正這種不真實,照出歡樂背后的哀傷,也給哀傷留影。他的多數(shù)作品的確透著一種哀愁的情調(diào),不過他并不沉溺其中,而我們也并不感到壓抑。原因也許在于,他雖然哀人生的種種缺陷,但又知道這是人生可愛之不可缺少的一面,對之產(chǎn)生了和解的心情。于是我們看到,那個獨(dú)自吹生日蛋糕上的蠟燭的小女孩仍然面露笑容,因為她從幼稚的許愿中得到了安慰:“以后你們的生日也都沒有人記得?!?/p>
那一對并不真正快樂的新人裝出快樂的樣子拍婚照,因為他們明白“大家一起快樂的時光真的不多了”。
人生有千百種滋味,品嘗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種滋味,就是無奈。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會凋謝,一切凋謝都不可挽回,對此我們只好接受。幾米很懂得無奈的滋味。在海灘上,那個小姑娘的游泳衣還沒有碰到水,風(fēng)就把她的草帽吹跑了。她望著那頂粉紅色帽子隨著海浪愈漂愈遠(yuǎn),仿佛聽到它在呼救,卻終究沒能做什么。很久后她才知道,那只是無奈人生的小小開始罷了。長大以后,我們將一次次重溫這個眼睜睜望著草帽漂走而無能為力的經(jīng)驗。身在人生這場游戲之中,幾米問:“可以重來一遍嗎?可以賴皮或中途退出嗎?一定要加入嗎?”答案是清楚的:即使我們不喜歡了,我們?nèi)耘f只好玩下去,因為唯有死才能使我們退出游戲。我們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隨同人生一起接受下來,認(rèn)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心中就會產(chǎn)生一種坦然。無奈本身包含不甘心的成分,可是,當(dāng)我們甘心于不甘心,坦然于無奈,對無能為力的事情學(xué)會了無所謂,無奈就成了一種境界?!疤焐系脑?,飛過的野雁,隨它去吧。錯過的機(jī)會,心傷的過往,隨它去吧?!盠etitbe!Letitbe!幾米唱起了無奈的逍遙曲。
我注意到,對人生的無奈境遇,幾米常涉及三種,便是流逝、錯過和迷途。流逝的是時間,而隨時間一起流逝的是人生最珍貴的珍寶——童年和愛情。童年遺失的小布偶在我的夢里哭泣,告訴我她覺得冷,但我無法救她。愛情之花枯萎了,分手的時刻,那些怨恨、委屈和無盡的爭執(zhí)也突然都消失了,只有海風(fēng)不斷地吹啊吹。和流逝一樣,錯過也是始終伴隨著我們的命運(yùn)。
小時候,我們不斷地迷路、搭錯車,到達(dá)時游樂場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