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遠方(2)

張國榮傳:念你 眉眼如初 作者:吳玲


前往學校報到,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安排在16人的宿舍里,讓他著實有些吃驚。此外,來英國之前,他剛剛讀到中二,來到英國也是初級班。然而,短時間內(nèi),卻連跳幾級,相當于香港的中四。

生活與學業(yè)的改變,他一一接納,沒有任何牢騷。想起當年的過往,他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自少就比較容易適應(yīng)環(huán)境,也比較任勞任怨,所以到了那里也不是覺得那么不習慣。而我的那個跟我一起去的同學比較挑剔,因為可能是他自小的家庭背景的關(guān)系,他爸爸是一間輪船公司的BOSS,我到那里就沒有瘦,反而是肥了,理由是我把他那份也吃了,而他就像有些絕食抗議那樣。因為我們到了那里并不是很多東西吃?!?/p>

畢竟是異國他鄉(xiāng),生活習慣迥然不同,尤其在飲食上。早餐,有炸魚條拉,牛奶拉,面包拉,還有兩只蛋;午餐,包括一些肉批,還有一些用些雜肉、切碎了的牛肉、瘦肉做成的批,下午的餐就是喝水,吃完這些就有一個甜品,諸如果凍之類的。

初來乍到,一切都需要去慢慢適應(yīng),尤其是外國的飯菜。與張國榮同為留學生的其他人,很多都會寫信向家里訴苦,說他們不夠東西吃。父母心疼孩子孤身在外,自然不會無動于衷,便會多寄些零用錢,或是“寄一些公子面來讓我們撐撐肚皮”。

“我的朋友和我的宿舍經(jīng)常有偷東西的毛病,我們睡的是陸架床,旁邊還有個小柜子,讓你放些經(jīng)常用的東西,試過一兩次那兩盒公仔面離奇失蹤。之后我們就向一個教地理的先生訴苦,地理先生就同情我們,借了他的廚房給我們用”。

民以食為天,小小年紀便獨自在異鄉(xiāng)生活,諸多不便。所幸,張國榮不是木訥的孩子,他的小聰明在這個時候派上了用處。

閑暇時間,張國榮將星期六稱作“野獸出籠的日子”,他這樣解釋“逢星期一到星期五,因為我們是全日制的,沒有放什么假的,不是像香港的學生那樣開心,放學可以回家的,只有兩個讀DAY TIME的同學因為住得近,所以可以回他們的家睡,而其他300多的同學都是在學校寄宿的”。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喜歡自由自在,在學校待久了,難免感到拘束。

張國榮說,他讀書時一波幾折的。讀了五年半,由中四讀到OLD LEVEL,獲得獎學金后,來到列斯大學,攻讀紡織專業(yè)。在紡織班一年多的時間中,他學習美術(shù)設(shè)計、畫畫,他對此興致很濃,甚至有想過要將這些興趣培養(yǎng)下去。他曾以驕傲的口吻說過,“我可能有一天成為一個成功的設(shè)計家”。

回望在英國的時光,如過眼云煙,匆匆而過。他的學業(yè)還未完成,他的興趣還未來得及培養(yǎng),世事已經(jīng)起了變化。當初,他想要快點離開,也心知終有一天還要回去。只是,誰承想,這么快就到了歸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