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幾次租房的經(jīng)歷,麥子越想越覺得老媽說話在理,她先說服了自己,再去說服湯達。湯達向來唯麥子馬首是瞻,用他們的家鄉(xiāng)話來說,湯達就是個老好人!他給自己家里打電話,轉告了未來岳母的提議,湯達的父親也很爽快,立刻說我們家也出十萬,而且裝修和家具也都我們出。
麥子和湯達轉眼就有了二十萬,想想心里就覺得熱乎乎的,滿腦子就剩下“房子”兩個字!坐火車回上海的路上,兩人就在合計買多大的面積,選什么樣的地段,每個月還多少的貸款、要還大約多少年,說到興頭上干脆撕了雜志當草稿紙直接演算……最后得出結論,就他倆現(xiàn)在住的這套一室一廳最合適。
麥子是個急性子,在火車上就心急火燎的給房東打電話,問她假如她想把現(xiàn)在這套房子買下來,大概是多少錢。房東一聽就笑了,說麥子你消息真靈通,我昨天才掛牌的,今天你就知道了?本來我是掛一百五十五萬的,看在大家關系不錯的份上,給你便宜點,湊個整數(shù)一百五十萬好了。
一百五十萬!
麥子差點說你怎么不去搶銀行?那樣比較直接比較快一點!
房齡快十年的一室一廳,建筑面積連五十平方都不到,房東張口就是一百五十萬。麥子和湯達最多只能拿出四十萬首付——這已經(jīng)把能借的錢都算上了,也就是說,如果他們買下這套房,就要背負一百多萬的貸款!還沒算交易稅。
一百萬的貸款要多少年才能還清?麥子都懶得給在銀行工作的同學打電話了,她一點也不想知道那個答案。
不過有個情況是她和湯達不得不提高警惕的,房東說那套房子已經(jīng)在中介掛牌了,也就是說,這套房子很有可能被人買去,而她將再一次面臨搬家的窘境。
麥子對湯達說:“橫豎是要搬了,這一次我不想搬到租來的房子里,說什么也要買房!”
湯達重重的點頭。
前天晚上,麥子和湯達算了半天,得出的結論是兩人最多只能承受一百二十萬左右的房價,再高就無論如何也買不起了。
如果真能找到符合他們所有條件的房子,那么期限按照十五年計算,每個月連利息至少要還八千塊才行。
湯達算出結果后,把筆一扔,整個人癱倒在沙發(fā)上,“一百二十萬,在我家那兒能買套四百平米的小別墅了,院子能整出兩畝地去!早知道上海房價長成這樣,真不如一畢業(yè)就回老家踏實待著,別墅都住上好幾年了!”
麥子冷哼一聲,“瞧你那點出息!早知道上海房價長成這樣,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去買幾間小破房屯著,那現(xiàn)在我也住上別墅了,還是上海的!”
湯達不吭聲了。他知道麥子的脾氣,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接她的話茬,否則什么尖酸毒辣的都能說出來!
麥子瞪著A4紙上的數(shù)字兩眼發(fā)直。
十五年??!
麥子想十五年以后我都四十三了,房東那女人好像就是四十三,染了一頭的蠟黃色,前劉海燙得跟東方明珠似的,到哪家串門都只往門框上一靠,一個腳在屋里一個腳在屋外,開場白永遠是:“哦喲,我?guī)蛢z講哦……”
麥子想著想著,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市政府突然就出臺了經(jīng)濟適用房政策,這真是久旱逢甘霖,麥子怎么激動都是不過分的。
“會不會又是雷聲大雨點小???”湯達難免抱有點懷疑論的態(tài)度,經(jīng)濟適用房并不是什么新鮮詞,媒體民間討論了N久,一直也沒得出個結果,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狼來了”的聯(lián)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