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元任與胡適留洋時的榜上名次 1

大師遠去 作者:岳南


上文所說的趙元任,字宣重,江蘇常州人。清著名學者趙翼(號甌北,有《廿二史札記》、《陔余叢考》等著作)是其六世祖。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十八歲時考中游美學務處第二批庚子賠款留學生,該批留學生在全國400多名投考者中錄取70名。從當年金榜題名、后來成為著名氣象科學家竺可楨保留的一份原始發(fā)榜名單看,江蘇震澤縣的楊錫仁排名第一,趙元任名列第二。全體留學生中,后來在社會上名氣較大的有:張彭春,排名第十;沈祖?zhèn)ィ谑惑每蓸E,第二十八;胡憲生,第四十三;胡適,第五十五;胡達,第五十七;周仁,第六十七。處于古代科舉考生“孫山”地位的最末一名是浙江平湖的張寶華。至于誰是“名落孫山”者,已不可考。

關于此次考試錄取經過,胡適曾有幾個片斷的回憶:

那一年(庚戌,一九一0)是考試留美賠款官費的第二年。聽說,考試取了備取的還有留在清華學校的希望。我決定關起門來預備去應考試……。

留美考試分兩場,第一場考國文英文,及格者才許考第二場的各種科學。國文試題為《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說》,我想這個題目不容易發(fā)揮,又因我平日喜歡看雜書,就做了一篇亂談考據的短文,開卷就說:“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規(guī)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

下文我說《周髀算經》作圓之法足證其時尚不知道用規(guī)作圓;又孔子說“不逾矩”,而不并舉規(guī)矩,至墨子、孟子始以規(guī)矩并用,足證規(guī)之晚出。這完全是一時異想天開的考據,不料那時看卷子的先生也有考據癖,大賞識這篇短文,批了一百分。英文考了六十分,頭場平均八十分,取了第十名。第二場考的各種科學,如西洋史,如動物學,如物理學,都是我臨時抱佛腳預備起來的,所以考的很不得意。幸虧頭場的分數(shù)占了大便宜,所以第二場我還考了個第五十五名。取送出洋的共七十名,我很挨近榜尾了。[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