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井忍:東京書房(1)

讀庫1603 作者:張立憲


櫻花樹下,實地采訪東京獨立書店。

在大型連鎖書店和網(wǎng)絡(luò)書店的沖擊下,全世界獨立書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獨立書店人如履薄冰,心有戚戚焉。然而,在鄰國日本,這個孕育了全球最大、最密集書店街的國度,一批隱隱預(yù)示著新時代日本風格的書店正在萌芽,并逐漸成熟。它們藏在城市的某一處,安靜低調(diào)地堅持著……

從“高調(diào)系”轉(zhuǎn)到鄰家小書店

專訪SPBS店長鈴木美波

采訪時間:2015年4月

與日本朋友聊天,他說最近在東京的外國游客激增:“你到澀谷站前十字路口看看,到處都是外國人!都在拍那個交叉口。以前真沒有那么多外國人?!?/p>

從澀谷車站出來,與忠犬八公像打個招呼,眼前就是少男少女和外國游客的天下:他們都在尋找日本的時髦、新潮和流行。出澀谷站后步行約十分鐘,便到了神山町商店街。這條街全無澀谷的時髦感覺,而是散發(fā)著昭和時代的溫馨和親切。一路下去,右邊是米店(出售大米和糙米),左邊則是教會和醫(yī)院。再走五分鐘,過了肉店邊上的停車場,就是Shibuya Publishing&Booksellers(簡稱SPBS)。

第一次采訪SPBS是2009年冬日,正逢SPBS與Levi\'s合作,落地櫥窗里面掛著幾條牛仔褲,讓人誤以為是服裝店。約七十坪(一坪約合三點三平方米)的店面格局細狹,當時的店長跟我說,這個地方之前是一家專做布丁的點心廠。記得那天踏入店里,眼前是一條三十米的長桌,因為店鋪盡頭的墻上安著一面鏡子,反射下的桌子更是長得有點魔幻了。

不知道是否受了布丁廠的啟發(fā),在對SPBS進行室內(nèi)設(shè)計的過程中,代表人(CEO)福井盛太和設(shè)計師中村拓志開始質(zhì)疑大量生產(chǎn)、大量流通的現(xiàn)代書業(yè)理念,產(chǎn)生了“當場制作、當場販賣”的想法,可以說是用面包店的理念完成了SPBS店鋪的設(shè)計。店面結(jié)構(gòu)五年間基本沒變,前半部分是書店,后邊的玻璃房就是編輯部。SPBS想成為“能看到對方的書店”——顧客能看到編輯,編輯也能看到顧客,彼此交流了解,這是SPBS的出發(fā)點。

這次向SPBS約采訪時,負責公關(guān)部門的年輕男子說:“您當時進行采訪時我還沒進公司,但應(yīng)該有不少變化。歡迎來重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