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個時期,西班牙人成批地到一個廢棄的宮苑門口久久排隊。好不容易放進去一批,便在荒草、瓦礫中艱難行走,去尋找一座座神秘的庭院。后來,歐洲人也來排隊了,美國人也來排隊了,有些著名作家還想方設法在里邊住一陣,全然不怕無月的黑夜野貓和碎瓦一起墮落在荒草間,而手邊又摸不到燭臺。
一年年下來,有關當局終于下決心,投入漫長的時間和大筆的經(jīng)費來清理這個宮苑。剛清理完,立即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流名勝。當年康有為先生旅行歐洲,特地辛辛苦苦到西班牙南部來看它,看完寫詩驚嘆它的土木建筑水平,我們中國很難比得上。
這便是阿汗拉布拉宮。
今天我們一行來到這里,首先驚詫它的巨大。一層層進去,對于能否在一天之內(nèi)走完它,已失去信心。
我?guī)Я撕脦妆具@個宮苑的地圖,因此不會迷失于路線。但我相信,很多游人會被它的歷史圖像,迷失得糊里糊涂。
這事說來話長,早在公元八世紀,也就是中國李白、杜甫的時代,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從北非西部渡海進入現(xiàn)在的西班牙地區(qū),建立政權(quán),史稱“摩爾人”。到十五世紀,摩爾人統(tǒng)治這方土地已經(jīng)七百多年,早已血緣相混、語言相融,他們壓根兒沒有懷疑過統(tǒng)治的合理性。只有早年的歷史記載才告訴他們,自己的祖先當初是如何從北非漂泊過來。
然而,西班牙人沒有忘記。他們從很早就開始醞釀著收復失地的運動。是這個運動提醒了摩爾人,事情有點麻煩。當時摩爾人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比西班牙人強大,因此即使感到麻煩也有恃無恐。但那種深埋于土地深處的種子,有的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