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褐木廬,可謂當時青島的一個文化地標。在那個年代的中國,私人能藏有七千多本外文書,且大都有關西洋戲劇,是件殊不簡單的事。據(jù)說胡適組織人員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時,曾到青島參觀褐木廬,看見很多莎翁作品,僅《哈姆雷特》就有五國文字的版本。時任青島大學3 圖書館館長的梁實秋,收藏了很多國外戲劇及莎翁研究資料,向來以此自豪,但他一參觀褐木廬,立即被祖父藏書之廣所折服。當時在青島的文學家、戲劇家、翻譯家眾多,包括梁實秋、楊振聲、聞一多、洪深、章鐵民、張友松、孫大雨等,可以推想他們都曾經(jīng)是褐木廬的讀者。
此外,祖父應該是中國最早自制藏書票的人之一—另一個是我外祖父鄺富灼。他的不少原版外文書的扉頁上都貼有藏書票,票上印了“褐木廬”字樣、一些圖案以及一個號碼, 那應該代表書目的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