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見鐘情,伊恩·亨特(1)

輝常傷感 作者:劉卓輝


曾經(jīng)反復多次考慮寫不寫Ian Hunter 在去年年尾推出的一張唱片Short Back N’ Sides 。不想寫的原因是它還未有跡象會在港面世,且據(jù)一位行內(nèi)入說,這張碟的代理公司已決定不做。心想自己怎樣說得天花龍鳳也好,相信只有很少人能夠欣賞得到,而且自己一貫的宗旨認為,當一張唱片還未能夠在市面買到時,太早的評價對樂迷根本無多大得益,想聽的時候卻找不到,相隔一段日子或許已經(jīng)沖淡了購買的興趣,這反而辜負了介紹推薦者的一番心機。

然而,自己著實欣賞Ian Hunter,個人擁有他的每一張作品。Short Back N’ Side并非比以往的唱片出色很多,但對Ian來說,對擁護他的樂迷來說,則帶給我們莫大的驚喜與刺激。Ian Hunter怎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自己羞愧地承認,認識Ian Hunter是在他一九八〇年之live大碟Welcome To The Club 才開始,喜歡聽他半唱半講的唱法,佩服他寫情歌的平實細致,陶醉于動人優(yōu)美的旋律。從一個永遠戴上漆黑眼鏡、卷曲松散長發(fā)的hard rock形象的歌手處,我沒法想象他會真摯細膩得如斯感人的。在那首百聽不厭的Irene Wilde 里,他有以下一些精髓:

Her name was Irene Wilde

Oh,such beauty for a child

When she started dating boys

I nearly died

Oh,I could not barely stand

Seeing anyone hold her hand

I thought I’d have to

Crawl away and die

這不是道出了無數(shù)人的心底話嗎?雖然愛只不過是人生里的一些零碎片斷,許多人當作是故作浪漫,情竇初開是少年男女的玩意,過分的依戀當然是浪費光陰的憧想,但畢竟愛的影響力是深遠的。甚至一個人的學業(yè)、工作、生活價值等或會決定于這微妙的感情上。

還有I Wish I Was Your Mother,Silver Needles 等都是叫你感慨良多的情歌。另外,Song And Daughters 的一段:

I found me a band

I went out on tour

So the kids wouldn’t know

I was with them no more

When they said“where’s dad”

She’d say“he’s a star”

Oh if only stars knew

What fools they all are

的確,離別之情怎么會只局限在名人巨星的生活里呢?它根本無階級、貧富之分,無論與任何人的關系,只要是有感情存在,離別都是不愿為的事情。這首歌帶有少許自傳成分,講述他以前是一個絞錨機的工人,因貧窮而失去可愛的妻子,后來掙扎成為一個rock star,卻又遇上家庭的煩惱,如噩夢般困擾他。

除了上述舉例那些感性之作外,熱烘烘、極盡歡愉的搖擺歌曲也是Ian的本來面目,像幾首經(jīng)典之作Just Another Night,Cleverland Rocks,Standing In My Light,We Gotta Get Out Of Here,Man O\'war 等都盡情發(fā)揮他在臺上精心演繹的投入表現(xiàn)。

在細心賞閱過Welcome To The Club這近乎Ian Hunter精選后,對他的喜愛自然構成一份追索的興趣,于是陸續(xù)購回他在Mott The Hoople 時期有份的唱片,如All The Young Dudes (1972),Mott (1973),The Hoople(1974) 與個人唱片 All American Alien Boy (1976)、You’re Never Alone With A Schizophrenic(1979) 。

又向一些朋友借來其他的欣賞,大致上他的風格已有輪廓。個人本想將他所有唱片一網(wǎng)打盡,奈何礙于經(jīng)濟與難找的關系不能如愿。

相信大家也想知多一點關于Ian的資料吧!

Ian來自英國,今年大概接近四十歲了。大約在一九六幾年加入擁有Verden Allen (鍵琴)、Mick Ralphs (吉他手,后期離隊組成Bad Company。那些Bad Company經(jīng)典Can’t Get Enough 、Ready For Love 皆出自他的手筆,據(jù)說在Mott The Hoople已作好,但Ian Hunter無法演繹得好,這也是Mick離隊之因素) 的Mott The Hoople,很快由于其個人獨特的形象而成為樂隊的焦點代表人物。但自David Bowie 監(jiān)制的 All The Young Dudes后,他偏向與Bowie的吉他手Mick Ronson合作,日后更離開與Mick作二人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