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聽媽媽的話,只會更受傷(3)

不可慢待的孤獨 作者:宋涵


“主義”可以激進,語言可以豪邁,但具體到一個人的力量上,卻是相對緩慢的積累。

娜拉啊,如果只知道憤怒和不滿,卻又沒有多大力氣,確實走不了太遠。

一個女人,要想瀟灑地不聽媽媽的話,就要做許多功課。

如果她不愿意隨便找個男人結婚,那么就要想一想,獨自一人是否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有健康,有朋友,有平和的心態(tài)抵御所有人的不解與攻擊;她是否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愿意承擔可能一輩子單身的后果;她是否有足夠的金錢安排好年老的歲月。

如果她不愿意忍耐一段對女性充滿偏見的婚姻,那么就要想一想,她是否依賴婚姻得到了一切生存資本,她是否可以離開婚姻而展開重新追求幸福的旅程,她是否可以擺脫“離婚女人”這個詞對自身潛意識的攻擊,她是否能接受社會暫時的對這個角色的不公正眼光。

這一切功課,都離不開實力和勇氣。而實力和勇氣,并不是天生就在那里,特別是在一個以女性的被動和柔弱為美的社會環(huán)境里。劉瑜說,怎樣讓年輕女孩放棄“依靠男人得到一切”的想法,意識到獨立發(fā)展的重要性?好像沒有什么辦法,除了被命運反復羞辱。

當被命運羞辱時,有人憤怒,有人認命,而有人最終選擇讓自己更有力量,哪怕一點點。

女性主義的目標是更新一個對女性更公平的世界。但它無法幫助一個具體的女人——如果她只愿意沉溺在憤怒和認命中。

女性主義給人的錯覺是,女人天然是同盟,她們的敵人是男人,這是兩個截然對立的陣容。

其實無論在歷史還是當下,施加在女性身上的詛咒和桎梏,來自女性群體的,并不比男性少。特別是年輕女性,常會受到來自家族中親密女性的說教與恐嚇。許多女人并不會因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能意識到并幫助其他女性免于不公平。

無論媽媽說什么,那都是她的經驗、她的理念,是她的生命指南。按照她的生命指南,如果到達不了你想去的幸福之地,就果斷放棄。

每一代人都有局限,與其花時間去說服他們,奢求獲得他們的認可,不如投入行動,以行動去爭取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一個成熟的人,懂得制止情感傷害的擴大化,懂得將“我不認同你,也不會如此行動”的理智,從親情的天然黏合中剝離出來。她可以依然愛母親,愛她的局限和殷切,愛她滄桑的命運,但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不能讓步于一句絲毫經不起推敲的話:聽媽媽的話。

也有網友說:

“看了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希望。很多母親的言行,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到我這一代,我已經意識到了什么是對女兒的不良影響。我對女兒充分鼓勵,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飛,我們更像一對好朋友?!?/p>

是的,改變正在發(fā)生。

讓我們向那些每一個經歷了痛楚卻依然堅持自我的女人致敬,向每一個鼓勵女兒發(fā)展自我潛能的母親致敬。她們無意影響歷史進程,但卻證明了女性的天空可以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高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