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悟:吾心便是悟(1)

我們是一群智慧的魚 作者:崔自默


1

談中國畫筆墨的理論與實踐,很難一言以蔽之。

藝術(shù)審美,就是品味“意思”。什么是“沒有意思”?“沒有意思就是沒有意思”。這很虛,也很實。意思,皆發(fā)于心?!啊对姟啡?,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八祭頌槊睿衽c物游。”容止若思,非想非非想。

相由心生,很多形容詞,都與心理的判斷有關(guān),是感覺,比如快慢。這種“相對論”,指出主觀認識客觀的相對性。自然科學(xué)的領(lǐng)域尚且如此,至于藝術(shù)的各個門類,音樂、舞蹈、戲劇、歌曲、建筑、攝影、美術(shù)等,更是如此。

2

《孟子·盡心下》講“盡信書不如無書”,學(xué)人努力要盡的,是“心”。心與物雖然都是無限的、難盡的,但相比之下,盡心更有價值,也更便捷。心是寶藏,可惜我們往往舍近求遠、緣木求魚?!吨杏埂返膫ゴ?,在于“盡精微、致廣大”,要同時,不能墮于“我執(zhí)”或“法執(zhí)”。

佛學(xué)尤其是禪家講見性明心,一超直入如來地。盡心盡性,也就可以知書達理,很多疑惑迎刃而解。頓悟與漸悟,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基礎(chǔ)和鋪陳。董其昌對繪畫也提出“南北宗說”,那不僅僅是為了分宗派、辨優(yōu)劣,而是抵達人心、文心?!段男牡颀垺分v“文果哉心,余心有寄”,沒有寄托的辭藻,究竟沒有意思。

3

吾心,便是悟。悟性,“性”是心之所生。性不是簡單的“Sex”,而是自然本質(zhì)“Nature”。食和色,都是性之一種,是一種存在。

存在,與一度性的時間有關(guān)。時間,最偉大,最神秘。藝術(shù)的發(fā)生與存在,完全規(guī)定在時間的過程中。變化,主要是與時間相關(guān)聯(lián)。中國畫筆墨的復(fù)雜性,也與時間的瞬間性有關(guān)。高低、遠近、輕重、濃淡、疾徐、長短、方圓,這些因素,雖然存在于空間里,但都與時間直接關(guān)聯(lián)。注意到了時空性,才能具體而微,體會視覺藝術(shù)之美。

4

中國繪畫的筆墨基礎(chǔ),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書法。書法是線條藝術(shù),線條是時空內(nèi)的存在。“比況奇巧,無益學(xué)者”,連大書法家米芾都在批評古代書法理論的不實在,只是一堆辭藻。事實上,一旦把中國的筆墨放在時空的過程當(dāng)中來思考,就會感覺到難度。

在有限的面積內(nèi),如何表達無限的時空、物象,很有難度。難度在物質(zhì)方面,更在精神方面。物質(zhì)的方面可以用技法來彌補,精神的方面只能靠意境來補償。

5

中國古典藝術(shù),講究“忘言得意”。李白七言古詩《把酒問月》中有這樣的句子:“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眴螐奈淖稚献x,“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是廢話;“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則更是莫名其妙。要欣賞中國的古典詩詞,必須品味它的言外之意。

知音,是組成整個藝術(shù)的一部分。司空表圣說“脫有形似,握手已違”,弘一法師說“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道出“意”之難盡。意,是心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