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家境比較富裕,小名石三伢子,九歲起讀私塾,先讀《三字經》,后讀《幼學瓊林》《論語》《孟子》《中庸》《大學》。毛澤東記憶力強,悟性高,能夠口誦心解。他白天也參加一些田間勞動,夜里幫父親記賬。十歲那一年逃過學,跑出家門躲了三天。十三歲開始讀《精忠傳》《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并練習書法。毛澤東的早年書法有扎實的楷書功底。十八歲他到長沙,考入省中學學堂。這是1911年,毛澤東在同學當中率先剪掉了辮子。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朝王朝即將垮掉。10月底,毛澤東投筆從戎,當了駐長沙起義新軍的一名列兵,嚴格接受一系列的軍事訓練,摸爬滾打不落人后。每月的餉銀大都用來買書報,貪讀不厭。次年他退出軍隊,繼續(xù)求學,在專業(yè)的選擇上舉棋不定,先后報考過警察學堂、肥皂制造學校、法政學堂等,均不滿意,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高等中學校。他讀孟德斯鳩的《法意》,讀盧梭的《民約論》,讀赫胥黎《天演論》和亞當·斯密的《原富》。他頭一次發(fā)現(xiàn)了一張世界地圖,引起極大的興趣,反復細看。
十九歲的毛澤東看世界地圖,他心里想些什么呢?
1913年,二十歲的毛澤東考入湖南第四師范,一年后,這所學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校園生活緊張而活潑。高大英俊的毛潤之活躍在運動場,待在教室和圖書館又安安靜靜。學生領袖脫穎而出。一師的校長張干,濫收學生的十元雜費,毛澤東發(fā)起了驅逐張干的學潮,迫使其辭職。
1950年,毛澤東在與徐特立、謝覺哉等人的談話中說:“張干這個人,很有能力,很會講話,三十幾歲就當?shù)谝粠煼缎iL,不簡單。原來我不高興他,我估計他一定要向上爬的,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結果他沒有往上爬。新中國成立前他吃粉筆灰,新中國成立后還吃粉筆灰,難能可貴。”毛澤東把張干請到中南海做客,設宴款待,并恭請張干坐了首席。1950年和1963年,張干兩次收到毛澤東主席的親筆信……
1915年的9月,毛澤東以“二十八畫生”之名向長沙各校發(fā)征友啟事,希望結交能刻苦學習、意志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并以此名作演講,寫文章。六年后的7月1日,二十八歲的毛澤東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共一大,十二位代表的平均年齡二十八歲。又過了二十八年,毛澤東作為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進入北京。
毛澤東的一生的確有一些神秘數(shù)字和現(xiàn)象。據2014年出版的《指點江山·毛澤東詩詞故事》記載,清代乾隆年間的舉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譜》中有個驚人預見:“湘之西有韶山,山峻以復,泉潔以長,茂林修竹,云氣往來,中可煙火百家,田疇沃壤。……夫山水秀絕,必生奇才。韶山雖不在中州往來之地,賦客騷人所不到,必將有秉山川之秀,追蹤古先生其人者,為國之華,為邦之望,使人與地俱傳?!?/p>
人杰地靈,于此為甚。戴炯的預言,或有天意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