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約克納帕塔法 2

雙重火焰 作者:趙柏田


一個人可以做一流的小說家,為什么還要做那種紐孔里插一朵小黃花的三流的唯美主義詩人呢?這個從詩歌到小說的轉(zhuǎn)折開端或許是與舍伍德·安德森的友誼有關(他在不多的幾個月里,幫助??思{確立了在小說上的信心和抱負),但更多的是與他的經(jīng)驗、與他童年時聽到的傳說和故事有關。早期的小說《亞伯拉罕父親》里包含著他的斯諾普斯家世小說的萌芽,《沙多利斯》里他開始運用地區(qū)和家族的傳說。而他的第一部偉大的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里回溯了早年他的家庭的結(jié)構和他自己人生初年的回憶。當他回復到他早年的口頭敘事文學的傳統(tǒng)時,也退回到了包括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的著作在內(nèi)的歐洲小說的傳統(tǒng),這種影響表現(xiàn)在:他開始有意識地探索想像力對生活所起的作用。語言的作用,以及自覺地尋找小說和現(xiàn)實之間的可能關系。從我們對他事業(yè)的觀察,他對小說的理解顯然是寬泛的,經(jīng)驗和傳統(tǒng)的雙重驅(qū)動,使他既是一個堅定的現(xiàn)實主義者,又是一個堅定的現(xiàn)代派。但即使他意識到小說是他合適的手段,他還是神往著詩歌,在他眼里,詩歌處理的事情是那樣的“純粹和深奧”—“詩歌處理的是普遍性的事物”,而小說家—他認為—“處理的是自己的傳統(tǒng)”。

進入??思{的小說世界好像是在進行一場疲憊的旅行。它就像是生活本身,你不僅僅觀察它們,也在吸收它們,回憶它們,生活在它們里面。在這個世界里,人物的意識總是要落后于行動,我們看著小說中的人物幾乎有點盲目地動來動去,好半天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小說家真正的意圖。還有,一些人物出場了好久,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我們禁不住會埋怨小說家為什么事先不作一個交代。他在小說里流露的對讀者的古怪態(tài)度(冷漠,輕微的不信任感)使我們不禁要懷疑他是不是在為公眾寫故事,從小說里顯露出的??思{的面孔,有時更像一個沉浸在自己想像的世界里自說自話的孩子(一個天才?)。他固執(zhí),自信,對故事的去向和人物的來去成竹在胸,這或許只是因為,他所有的小說就是一個小說,他的每一本書都是同一個生命圖景的一個部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