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薛氏瓜廬

紀(jì)曉嵐批點宋詩 作者:王多 張楚喬 張光鹽


薛氏瓜廬① 趙師秀② 不作封侯念 悠然遠-g-紛 ③ 惟應(yīng)種瓜事 猶被讀書分 ④ 是己 晚 野水多于地 春山半是云 ⑤ 氨 o o o o o 0 0 0 0 0 ⑧ 吾生嫌已老 學(xué)圃未如君 ⑥ @ 【注 釋】 宋 詩 ①薛氏:薛師石,字景石。永嘉(今浙江溫州市)人,隱 居會昌湖西,名其居室為“瓜廬”,號瓜廬翁,是作者 一 5 4 的同鄉(xiāng)兼詩友,一生隱居不仕,頗有詩名。《江湖小 集》卷七十三錄其《瓜廬集》,集前趙汝回序云“:景 石,名家子,多讀書,通八陣八門之變,乃心物外至 忘形骸。筑廬會昌湖西,灌瓜貼樹……死后,人士 無遠近,爭致其詩?!彼c“四靈”交往非常密切,常 在一起吟詠詩句。此詩章法布局有序,讀來流暢活 潑。全詩通過對瓜廬主人生活方式與環(huán)境的描寫, 贊揚其不求利祿,超乎世俗的情懷。 ②趙師秀(1170—1219):字紫芝,號“天樂”,又號“靈 秀”,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宋太祖八世孫,紹熙元 年(1190)進士。一生只做過幾任州縣小官,且都郁 郁不得志,然而做官并非他志向所在,不久便辭官 歸鄉(xiāng)。他自言“官是三年滿,身無一事忙。”晚年寓 居錢塘(今浙江杭州),死后葬在西湖邊。趙師秀與 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翁卷(字靈舒)并稱“永嘉四靈”,人稱“鬼才”。他是“永嘉四靈”中成就 最高的一位,詩學(xué)姚合、賈島,尊姚、賈為“二妙”,其 主張和創(chuàng)作都代表了這一派的特色,強調(diào)作詩要字 斟句酌,下字不茍。在“四靈”中,趙師秀的七律是 作得最好的。他曾經(jīng)對向他請教作詩方法的人說: “但能飽吃梅花數(shù)斗,胸次玲瓏,自能作詩?!钡莱隽?這一派詩人清瘦野逸的審美情趣。有《趙師秀集》 二卷《、天樂堂集》一卷,已佚。僅有《清苑齋集》傳 世。 ③封侯念:獲取封侯的心思,即功名心。據(jù)《史記·蕭 相國世家》記載,漢代初年的召平在秦朝時曾做過 東陵侯,秦亡不仕,種瓜于漢長安青門外,世稱青門 睜 瓜。此句暗用此事典。悠然:閑適的樣子。遠世 祭 紛:遠離塵世的紛爭。此句當(dāng)兼有瓜廬地偏遠離塵 借 ④“嘗惟應(yīng)”詈兩茗句淼:化用晉陶淵明《鬟讀孟山囂海經(jīng)》詩“:‰既耕且乒焉- 已種,時還讀我書。”是說,薛師石一邊忙著種瓜,一 邊還要分出時間來讀書的充實自在的隱居生活。 惟:只。猶:還。 ⑤“野水”兩句:化用唐姚合《送宋慎言》詩“:驛路多連 水,州城半在云?!币八?,指非經(jīng)人工開鑿的天然水 流。春山,春日的山,也指春日山中。詩句描寫的 是瓜廬周圍的景象,近處湖水彌漫,遠處云山縹緲, 既是隱士心境的映照,又洋溢著野逸的情趣。 ⑥吾生:指作者的一生。學(xué)圃:語出《論語·子路》: “樊遲請學(xué)稼,子日‘:吾不如老農(nóng)?!垖W(xué)為圃,日: ‘吾不如老圃。,,圃,種植蔬菜、花草、瓜果的園子。 君 :指薛師石。 【譯 文】 瓜廬主人沒有獲取封侯的功名之心,閑適 自 樂遠離塵世的紛爭。雖然只是忙于種瓜的農(nóng)事, 但還要分出時間來讀書。瓜廬近處的湖水比田 地要多,遠處的春山云霧縹緲。我這一生已近于 老年,不能像你那樣學(xué)著種瓜了。 【品 匯】 元·方回(虛谷)“:人家半在船,野水多于 地”,本樂天仄韻古詩,今換一句為對,亦佳。 明·馮舒:五句直抄。 謄 清·查慎行:香山先有“人家半在船”句,故 菡 佳。此詩用此句無味。 @ 【紀(jì) 批】 旱 此首氣韻渾雅,猶近中唐,不但五、六 孬 佳也。 ■■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