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與合肥的精神史(3)

記得有人在等你 作者:李輝 葉匡政


從那時起,我才發(fā)現(xiàn)合肥還有另外一個面貌,我甚至無法對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城市,提出任何問題。它有美麗的環(huán)城公園,它有安靜的居住小區(qū),它有大商場和大飯店,過去我住在工廠區(qū)時,從來沒認為這些事物與我有關(guān)。然而,它們卻在我的生活中降臨了。對這另一個合肥,我最初是迷惑的。我想,我過去的生活在這里人看來,一定是粗俗而平庸的,連講話的口音,我們都有細微的差別。原來,我的童年都生活在合肥的邊緣地帶。在城市中的漫游,從這時才剛剛開始。

這一個新的合肥,讓我學會了自我審視,把我一次次卷入到內(nèi)心生活中。我常會陷入回憶,有一種對過去時光的饑渴感。我走在潔凈的街道上,走在清爽的公園中,心中想的卻是機床和廠房那冰冷的輪廓,像有千萬粒廢屑在胸中撞擊。我知道,我習慣的是那片土地,是那種有些酸楚的體驗。我像一個走在他們中間的陌生人,我不知道還有誰像我這樣生活在這個城市中。我學會了用詩歌來清理自己,這是我給自己的任務,我要讓自己在這座城市中不迷路。

當我準備出版詩集《城市書》時,遇到了詩人梁小斌。我發(fā)現(xiàn)他在這個城市過著同樣的內(nèi)心生活。只不過他在用隨筆,清理與這個城市的關(guān)系。我們大多數(shù)記憶都來自合肥,所以不愿從這種生活中退卻。很多時候,合肥對于我們就是整個宇宙,我們那么多年的生命或感受,與這里的人與事息息相關(guān)。我們又怎能對之視而不見呢?后來梁小斌在這本詩集的序中寫道:詩人,歸根結(jié)底必須在得到哺育的環(huán)境中成長,所謂城市的空洞、虛無、喧囂和孤獨感都是不利于詩人成長的惡劣環(huán)境,這實在是習慣思維里的俗見,我看見匡政在其間卻凈化了自己。梁小斌認為,我們精神真正的源頭不是用舌頭和肉眼來識別的,需要長年累月在生活之地的心靈游歷。我們曾有過一個共同的游歷之地,那就是合肥。

這幾年,聊起各自生活,竟發(fā)現(xiàn)我們還在同一個地方生活過,那就是合肥工業(yè)大學的校園。我三歲前住在這里,那時母親是這個大學工宣隊的醫(yī)生。而梁小斌三十歲前,也一直生活在這個校園中??赡苁且驗槲覀儗戏视羞^太多的體驗和思考,反而覺得有了離開的必要。也許只有這樣,故鄉(xiāng)才不會成為我們記憶中一個乏味的王國。于是,我們又前后離開了合肥。前幾天見到梁小斌,我還和他談起我對合肥最初的記憶。那是在合肥工業(yè)大學的一個山坡上,陽光歸照著落地金黃的落葉,我穿一件碎花棉襖,在撿拾柴禾。母親告訴我,我那時迷戀撿柴禾,我撿的那些柴禾,直到搬家都沒用完。有一大筐柴禾,還搬到了工廠區(qū)的新家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