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皇帝的短(5)

大清體制內的改革者 曾國藩傳 作者:靳永會


隨后,曾國藩又跪奏了第三節(jié)“防驕矜之氣”,指責咸豐“飾非拒諫”“娛神淡遠”“恭己自怡”“厭薄恒俗而長驕矜之氣”。

幸虧大學士祁雋藻、左都御史季芝昌出班跪求,說他罪該萬死,但冒死直陳,出于對國家的愚忠,原視皇帝為舜堯,自古“君圣逆直”,望免其罪。咸豐這才沒有加罪。

這幾次上疏,是曾國藩在咸豐初期的主要作為,表現了他不同于一般官宦的抱負和遠見,同時也顯示了他直道而行的書生本色。幾篇諫疏使他在朝野內外贏得敢于直諫、忠誠為國的政治聲望。從清廷到湖南家鄉(xiāng),許多人都稱贊曾國藩的這種做法。就在上疏不久,好友胡大任給曾國藩來信,盛贊他不顧個人安危,上疏朝廷,并請曾國藩將他的上書呈轉。曾國藩在復信中說:現今世風日下,而官吏們又狹隘酷烈,內觀身世沉浮無有涯期,外觀滿眼民生日蹙。實際道出的是他自己的感受。

當曾國藩沒有上書指陳咸豐缺失前,他的同鄉(xiāng)好友羅澤南去信責怪曾國藩只上言枝葉,不講求根本,其中有“有所畏而不敢言者,人臣貪位之私心也;不務其本而徒言其末者,后世茍且之學也”四句話,曾國藩讀后,感觸很深。實際上,當時曾國藩已上書咸豐,但羅澤南還不知此事。當曾國藩接到好友的信后,說“與我上疏的意見相符,萬里神交,真是不可思議”,立即將上書抄錄全文,請羅澤南閱讀并指教。并請同鄉(xiāng)老朋友劉蓉、郭嵩燾、江忠源、彭筱房、朱堯階、歐曉嶺等人,一一閱看。

果然,老朋友得知真實情況后,對曾國藩更加敬佩,曾國藩在湖南的威望也就日高,這對他后來組建湘軍,吸收人才有很大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