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不開咖啡館就老了(1)

30歲后,給自己開家咖啡館 作者:老麥


當(dāng)我在工廠朝九晚五地上班時,被那些瑣事弄得疲憊不堪,即便在后來的工作中,可以斡旋的余地大了許多,但在與現(xiàn)實交手過招時,仍然有種無力感。內(nèi)心似乎有個聲音一直在對我說,這樣不行,將來一定要出來做些自己真正喜歡、真正開心的營生,重新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我們經(jīng)常看見,許多人嘴上都在談?wù)撝鴮ΜF(xiàn)在那份工作的厭惡,多么想甩手不干,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重新開始,但是真正能下定決心、有魄力去實行的人卻不多。我也并不是那么有勇氣的人,雖然早有想法,卻一直在告訴自己時機還未到。主要是考慮到,當(dāng)時大陸普通民眾的消費能力有限,于是遲遲未作決定。話雖如此,但其實就是缺乏一個深層的引爆點,一種推動力。這么多年的工廠生活,讓我在某種程度上擺脫了物質(zhì)的困窘。即便對工作很煩,卻又不可避免有了依賴性,已無法再做出不顧一切的瘋狂舉動。那個引爆點遲遲未來,許多想法只是在我胸中若隱若現(xiàn)。直到某次回臺灣探親時,去臺北看了一場搖滾音樂會,音樂會結(jié)束后的一個小場景深深觸動了我。正是那個契機,讓我覺得不能再耗費時光等下去了!所以,對許多想法已經(jīng)成熟的人而言,可能更需要的是勇氣與果敢,準(zhǔn)備好了就大膽一搏放手去做。畢竟,所謂契機、機緣這種東西真是太隨機了。

一場演唱會,一次冥冥中的轉(zhuǎn)折

在大陸工廠工作的間隙,我時不時會回臺灣看看。一天在臺北,突然看到街上張貼著洛?史都華(Rod Stewart)演唱會的海報,我馬上來了精神。這個被稱為“搖滾鐵公雞”的家伙,我很熟悉。他的嗓音很迷人,有種獨特的味道。他最為世人熟知的作品大概是那句飽含滄桑、蕩氣回腸的“I’m sailing , I’m sailing”,而《I WasOnly Joking》是他最好的單曲。作為史上最厲害的搖滾樂手之一,他的名字早已風(fēng)靡臺灣。那一次他到臺灣表演,在當(dāng)時也算一則轟動的新聞。雖然演唱會門票蠻走俏的,走運的是我還是搞到了一張。

還記得,當(dāng)天馬英九為競選臺北市市長跑來現(xiàn)場拉票,演唱會現(xiàn)場的氣氛盡如想象般地“high”。年輕和不年輕的人們因為音樂共聚一堂,揮灑激情。人們忘情地伸出手臂揮舞,身體隨鼓點扭動。那種場合與情境下,沒來由地有一種酒精味四下散開。人們沉醉、迷亂、忘我。一個關(guān)于搖滾熟悉又有些淡漠的理想開始若隱若現(xiàn)。

散場時,我跟隨人潮準(zhǔn)備離開,突然,前方幾位大概三四十歲的女士吸引了我。她們正在抱頭痛哭,邊哭邊說:“這是我們年輕時聽的歌啊!”說不清為什么,那一刻我突然有點兒感同身受的傷感。我的身邊沒有可以擁抱的伙伴,但我仍然很想穿越時空,找到當(dāng)年那個成天戴著耳機窩在角落里的沉默少年,與他抱頭痛哭一場。在我的想象中,這群女人年輕的時候應(yīng)該是泡舞廳一族。那個年代最流行去舞廳跳舞了,舞廳里常常會放各種西洋音樂,她們當(dāng)年一定合著洛?史都華的曲子跳過舞;或者,轟轟烈烈談過一場戀愛后,在咖啡廳與男友分手時正在播著他的曲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