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紙(4)

訪美記 作者:胡舒立


報紙的職責是為讀者、為公眾服務,而不是為報紙老板的私利服務。

為報道真相,報紙應準備在必要時為公眾利益犧牲報紙自身的物質利益。

本報不會與任何特殊利益集團結盟,它對于公共事務和公務人員的見解將是公正、自由和有益的。

這是《華盛頓郵報》一個新時期的開始,從那時至1986年底,《華盛頓郵報》在新聞和經營方面已獲得1 100枚各種不同的獎章,其中包括18次普利策獎,還有286次白宮新聞攝影獎和312次華盛頓—巴爾的摩報紙協(xié)會獎。

1933~1943年,邁耶在接手后最初10年使《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版獨具光彩。他雇用最好的社論作家,包括一些自由主義者,給他們以寫作的充分自由。雖然《華盛頓郵報》當時在報道方面相當薄弱,但杰出的社論版使它獲得了“明智,有人情味,開明”的聲譽。這期間,《華盛頓郵報》的發(fā)行量增長了3倍,達16.2萬份,廣告也從400萬行猛增到1 200萬行。

1946年。邁耶被杜魯門總統(tǒng)聘任為美國建設發(fā)展國際銀行的第一任總裁。從此,他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作為副發(fā)行人,開始接管報紙。

1953年?!度A盛頓郵報》發(fā)表關于麥卡錫主義的全面報道,對后者提出明顯挑戰(zhàn)。這些報道促進了后來導致麥卡錫主義走向末日的“陸軍—麥卡錫意見聽取會”召開。

1954年?!度A盛頓郵報》購買了它在華盛頓的最后一家晨報對手——《華盛頓時代先驅報》(Washington Times-Herald)。從此,《華盛頓郵報》的發(fā)行量在一夜之間升到38萬份,它占領了華盛頓晨報市場。這是極其重要的。雖然《華盛頓郵報》仍主要是一家地方報紙,但它位于華盛頓,而華盛頓是美國政治的中心。所以到1954年,《華盛頓郵報》就已經是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和駐華盛頓記者的“必讀報”了。

1959年。邁耶去世,菲利普·格雷厄姆成為《華盛頓郵報》總裁和發(fā)行人。

1961年。格雷厄姆為郵報公司買下了《新聞周刊》。此后,他以重金聘請美國最著名的政論家和新聞記者李普曼為《新聞周刊》和《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文章。李普曼在美國的崇高威望和他極其精彩的專欄使《華盛頓郵報》愈加令人矚目。

1962年。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特稿社成立,專發(fā)在兩報刊登的專欄、通訊和特稿。如今,該社共有國內外職員500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稿社之一。

1963年。菲利普·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凱瑟琳·格雷厄姆成為郵報公司總裁。

1970年。《華盛頓郵報》發(fā)行量突破50萬大關,并取得了美國最有影響的自由派知識界報紙的地位。郵報公司始向華爾街股票市場出售股票,從此結束了它作為家族報紙的歷史。當年6月18日,《華盛頓郵報》繼《紐約時報》之后,發(fā)表“五角大樓秘密報告”,揭示了美國在越南戰(zhàn)爭中的有關秘密情報。6月30日,美國最高法庭裁決報紙有權發(fā)表該報告。這是《華盛頓郵報》在“水門事件”前取得的最大勝利。

1972~1973年?!度A盛頓郵報》進行了最終導致尼克松辭職的“水門事件”報道,并因此獲得1973年普利策公共服務金獎。這使《華盛頓郵報》的威望空前提高,享譽世界。

1979年。凱瑟琳之子唐納德·格雷厄姆成為《華盛頓郵報》發(fā)行人,凱瑟琳仍任郵報公司董事會主席。

1983年?!度A盛頓郵報》出版全國版周刊,向外地讀者集中提供每周《華盛頓郵報》的政治、經濟及外交新聞。

1987年。我訪問《華盛頓郵報》時,這家報紙在美國有6家記者站,在海外有21家記者站。其平日刊發(fā)行量已近80萬份,星期天刊逾110萬份,居美國大報發(fā)行量的前列。就一家報紙的威望和影響而言,《華盛頓郵報》雖還不及《紐約時報》,但它卻是僅次于《紐約時報》,并且?guī)缀跏俏ㄒ豢梢栽谀承╊I域(比如政治新聞領域)與《紐約時報》一爭高低的報紙。

《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家位于經濟、文化、金融中心紐約,一家位于政治中心華盛頓;一家以深刻嚴肅著稱,一家以生動尖銳見長,被人們公認為可以控制和影響美國輿論的兩大報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