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表亞洲到嘲笑駱家輝差錢,再到愚人節(jié)為市委書記叫屈,每次他都要遭到輿論指責,每次他都要振振有詞地辯解。可見,他并沒有認為自己有錯。是呵,占據(jù)中央電視臺主持的要津,英語說得比奧巴馬的中文還好(借用奧巴馬的話),芮成鋼怎么會出錯呢?
遺憾的是,由于芮成鋼的斜視,我們眼中的世界與他眼中的世界完全顛倒——他覺得自己是出人頭地,我們認為他是出盡洋相;他覺得自己是在露臉,我們卻認為他是在丟臉。
如果把芮成鋼連續(xù)三次的精彩表演聯(lián)系起來看,芮先生不僅極端斜視,而且非常“機智”?;仡^看看他“代表亞洲”的舉動,才明白這種“勇敢”完全是出于無知;將美國大使生活節(jié)儉和行事低調(diào),嘲諷為美國政府差錢當然更為可笑;將在美國打球的姚明與在中國當官的市委書記收入的差距,作為分配不公的例子“拋磚引玉”,表明他還處在“非常人”的思維階段。
但芮成鋼及“芮成鋼們”,卻一直自我感覺良好;芮成鋼及其“芮成鋼們”,一直在當今的中國風光無限。難怪,無論官場上的要人,還是社會上的名人,一開口都是那樣地雷人!
由此,我想起了李小琳女士那句自豪的名言:“智力之外的資本等于零。”有些人竊取了全國的高位,竊取了全國的財富,還要涮一頓全國的人民!他們重權在握,他們富可敵國,原來是因為他們智力超群;百姓地位上沉淪下僚,口袋里一貧如洗,原來是由于他們智力低下!芮成鋼先生雖然出盡洋相,但并不如此囂張,他雖然時不時鬧點笑話,但并沒有任何劣跡。只是他身居顯眼的位置,所以一出丑就無法遮丑。我相信大多數(shù)國人調(diào)侃他,最多只是笑他“無才”,而并非罵他“缺德”。但是從他身上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對人才沒有公平的遴選機制,沒有公平的競爭機制,沒有公平的淘汰機制,因而,國家不可能給老百姓提供公平的機會。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中央電視臺,肯定可以選到比芮先生更合適的主持人,但我們的招聘常常是“蘿卜招聘”,招聘的真實條件不是才能而是出身。更別說淘汰機制了,只要你有幸一時占了這個坑,你就會一輩子占住這個坑,譬如一個人一旦爬到了廳級干部,他進了火葬場還是廳級干部,他在追悼會上仍然會享受廳級待遇,除了有幸升官或不幸丟官。連芮成鋼先生在這樣的位置上,不管鬧出什么笑話也不怕丟飯碗,那些不招人注意的要人更可以吃安穩(wěn)飯了——除非他們反黨反社會主義。我們這種社會體制根本沒有辦法有效遴選人才,也沒有辦法讓人才合理地流動,所以上層與下層之間基本板結。
前年,一個日本經(jīng)濟學家鄙視地說:“中國沒有像樣的企業(yè)家。”中國豈止沒有像樣的企業(yè)家,我們有像樣的教育家、政治家嗎?像我們這樣的大國,肯定有許多難得的人才,可惜這樣的人才沒有展示自己的舞臺,中國的問題不只有分配的不公正,主要還有機會的不均等,而機會不均等的根源又在于我們社會還是個等級制的社會。在任何一個等級制社會中,是否“風光”主要不是取決于你的才能。只要機會均等,只要競爭公平,中國什么“家”都不缺,你信不信?
我為什么有興趣談論芮成鋼?其實,芮成鋼還只是一個小蘿卜頭,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喉舌,對于不斷“交學費”的中國,芮成鋼只是讓人們覺得有點可笑,他從來就沒有讓全國人民無端地“交學費”。但是,芮先生的地位和表現(xiàn),反映了當今中國某種社會本質(zhì)。不知道全國還有多少大芮成鋼及其“大芮成鋼們”正春風得意,不知道全國還有多少這樣的人在“沐猴而冠”……
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