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獨秀愉快地見面并愉快地交談后,陳獨秀把胡適引到北大一個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到校長室見蔡元培。一位老革命家、一位提倡文學革命的新思想領袖,與名震當代中國的宿儒,具有歷史意義地相會了。這三只“三個年輪的兔子”(蔡元培生于丁卯年,陳獨秀生于己卯年,胡適生于辛卯年),正是20世紀10年代后期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三個巨人,他們的風云際會,不僅為改造繁榮北大,而且為改造繁榮中國思想文化奠下了沉厚的基石。
蔡校長一見胡適,先微笑,然后仰天長吁了一聲:“總算等到胡博士了!”
胡適感動地向校長鞠躬:“感謝先生的知遇之恩?!?/p>
蔡元培握住胡適秀氣的手。他知道,隨著胡適的到來,北大的整頓改革正式拉開了序幕。
14
蔡元培校長在校長室見了胡適之后,拉著胡適,由陳獨秀和錢玄同作陪,在飯店給胡適接風。席間,自然少不了談到北大的校風。錢玄同快人快語,說不少學生不好好學習,逛妓院、打麻將、捧戲子;教師也因循守舊、抱殘守缺。他特意提到辜鴻銘,既非批評,也非表彰,只講現(xiàn)象,說他上課時,還讓仆人給他點煙倒茶。上第一節(jié)課時,同學們見他腦后拖著長長的辮子,就忍不住哄堂大笑,但見過大世面的辜鴻銘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學生一番,然后說:“你們因我有辮子而笑我,我的辮子是有形的,可以輕易剪掉,然而諸位長在腦袋里面無形的辮子,就不那么好剪了?!庇终f辜鴻銘精通多種外語,在北大無人可望其項背,但中國字卻馬馬虎虎。一次他講《晏子春秋》,不小心把“晏”誤寫成“宴”字。學生向他指出,他邊改邊發(fā)牢騷說:“漢字之晏與宴,不過是日字上下調(diào)換一下而已,卻字義大不相同,英文就少了如此麻煩?!睂W生不服,站起說英語也有將“god”(上帝)倒過來寫成“dog”(狗)的。老先生竟只有聳肩無語的份兒。
錢玄同舉此例,實際上在夸校長兼容并蓄、冰火同爐,“道并行而不相悖”。當然他的骨子里,是向著新潮的。
陳獨秀是贊同兼容并包的,他推薦劉師培到北大任教,便是明證。他對胡適說:“北大學生的舊學根基很深,有不少人才。”接著他向胡適介紹了李鴻章嫡孫的事:一次討論學生周谷城提出成立“雄辯會”之事。一位個頭細挑、器宇軒昂的理科學生,昂步走進會議室,發(fā)表了很精彩的演說,這些年來,兄弟一直研究洋務運動和中國前途。為什么中國洋務派與日本同時起步學習西方,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中國的洋務之夢卻破滅啦?還有,要救中國,“中體西用”究竟靈不靈?我以前認為中國有三個偉人。一位自然是先祖父李鴻章。甲午海戰(zhàn)、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祖父成了千人唾罵的民族罪人??墒悄銈冎绬幔慨斔?4歲之高齡,帶著“以夷制夷”的使命,率龐大使團游說歐美各國時,卻意想不到地受到盛大歡迎。在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生日慶典時,他被排在七十多個國家使團的前列……當船抵日本橫濱時,盡管日本多次邀請,這位自尊而固執(zhí)的老人,堅決不肯上岸。他自《馬關條約》簽訂后,曾發(fā)誓永不踏上日本國土。他多次告誡我們,永不要相信日本人,這是世界上最下流無恥的民族。在他彌留之際,老淚縱橫地對家人說:“我是大清的功狗哇!記住,弱國無外交!”我尊敬的第二位偉人是梁任公,他敢于和那位老朽康南海決裂,提出“新民”說,真令人耳目一新哪!第三位偉人則是屢戰(zhàn)屢敗的孫文,但我佩服他的精神,那種為再造共和如印度國父甘地般的堅韌和氣度。愚昧而孱弱的中國需要新的“孔子”來造就中國式的劍橋和哈佛……
當時,蔡元培也在場,自然忘不了那位北大高才生的演講。
胡適聽后,動情地透過窗子,望著深邃而高遠的星空。
臨近散席時,胡適從皮包里拿出一份三年前在美國發(fā)行的報紙,上面有他寫的《非留學篇》,交給蔡元培。蔡元培回家讀后,發(fā)現(xiàn)胡適和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