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周恩來終身任總理,哪怕患癌,哪怕臥床不能視事,他雖不去看望,卻仍然讓他任總理,不允許任何親近的人或確有能力的人去替換。他也許就是這樣表達對這位忠心耿耿的戰(zhàn)友的信任、理解、感激和尊敬。
周恩來一生確實為黨和國家操盡了心。
毛澤東與周恩來,這完全是一部書的題目。一部書也寫不完,議不清。歷史已經(jīng)將這兩個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成為人們世代頌揚或評議的話題。
我只能就自己的極有限的耳聞目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談點個人的看法和認識。
中國文化有一筆大遺產(chǎn),就是“忠君”。特別是伴隨歷代歷朝開國的明主和亡國的昏君,總要有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忠君故事發(fā)生。這一中國文化的遺產(chǎn)一直影響著中國政治和中國的文化人及所有的百姓。
周恩來也不例外地受到了影響。
忠君在歷史上一直被作為美德而加以歌頌,在今天,億萬百姓仍然從書籍、戲劇,特別是人們世代的傳頌中受到影響,仍然把忠與不忠視作衡量一個人人品的重要標準。
周恩來對毛澤東確實是忠誠不二的。由于毛澤東晚年犯有嚴重錯誤,由于從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一直在呼求“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xué)),有些人對周恩來的忠誠領(lǐng)袖有非議。非議不要緊,中國文化遺產(chǎn)在中國政治上的重要性會繼續(xù)存在。比如孔子和他創(chuàng)立的儒道,無論你怎樣批判,它畢竟已經(jīng)與民族的凝聚和延續(xù)相融洽,同步了幾千年。而歷史是永遠割不斷的,文化遺產(chǎn)總會在新形勢下以新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講兩個周恩來關(guān)心毛澤東勝過關(guān)心自己的例子,作為“忠誠不二”的開筆吧。
重慶談判前后,我跟隨周恩來乘飛機往返重慶與延安之間達23次。他處于高度緊張亢奮的狀態(tài),不想睡不想吃卻不困也不餓,這一切只為一個原因:毛澤東要親赴重慶談判!
周恩來曾在他的房間里單獨而又低沉地對我說:“毛主席決定要赴重慶了?!?/p>
我望著周恩來,眨了半天眼。
“?。俊蔽液鋈恍堰^來,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半天不會喘氣。
周恩來笑了,那是我從未見過的一種嚴肅沉重的微笑,帶著凝思的神情說:“你大吃一驚,這很好。說明國民黨一定會更大大地吃一驚.他們肯定一點準備也沒有,他們根本沒想到毛主席真敢去!我們有準備,他毫無準備,看來他們輸定了?!?/p>
后來的事實證明,全被周恩來說中了。
消息傳到重慶,我們的同志全都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我向周恩來匯報:“同志們都大吃一驚,不同意毛主席來重慶?!?/p>
周恩來說:“各解放區(qū)也都不同意?!?/p>
我說:“勸勸主席別來了?!?/p>
周恩來說:“近20年來,蔣介石沒一天不想殺絕我們。20年殺不了,這一次更殺不了?!彼v得那么自信,感染我也有了些自信。他說:“毛主席親赴重慶談判,延安轟動,重慶轟動,解放區(qū)轟動,大后方轟動,全世界都轟動了。蔣介石殺人的膽子沒有毛主席不怕殺的膽量大喲。毛主席是為了全民族、全人民的利益不怕犧牲;蔣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韙,他沒這個膽!”
記得毛澤東飛臨重慶的那一刻,我真是全身熱血沸騰。除了歡迎的民主黨派負責(zé)人、各報記者及我們的同志,眼前晃動的武裝人員都是國民黨兵。我當時腦子里轟響的只有一個慷慨激昂之聲:你蔣介石不是要殺我毛澤東嗎?我毛澤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