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人總會格外迷茫,想要做某件事,不敢去嘗試,喜歡某個人,也不敢去追,所擔心的無非是,害怕付出了滿腔的熱血和期待,卻沒有收獲預料之中的結果。
我今年年初跳了一次槽,在別人眼中,我做得很不錯,只花了一年時間就能夠跳到業(yè)內前列的公司,可是我卻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恐慌和焦慮當中。之前積累的,在新的公司,大都沒有什么用處,而我在接觸新的工作內容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解的太少。
原本以為自己至少有點兒成績,可是事實卻給了我無情的打擊,原來我仍舊是個新人。我迷茫,暴躁,整天情緒不佳,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有前輩勸我說,知道自己不足,就花時間多學一點兒啊,慢慢來就好。
我卻遲遲沒有行動,因為心里頭想的是,別人都在大步狂奔朝前跑,我現(xiàn)在回頭去學習行業(yè)基礎知識,有用嗎?
而遲疑的結果就是,在跳槽后的前幾個月,我壓根兒都做不出任何東西。
過了好些時間,我才漸漸意識到,所謂的認為沒有用,認為付出沒有回報,都不過是急功近利的表現(xiàn)。期待著某天上天突然賜我天賦異稟就足以擔當大任,卻不愿意腳踏實地去學習去積累,因為覺得那太耗費時間,而最糟糕的是,有可能學了很多,也依然什么都不會。
可是,我們本來就無法預料,自己此時做的事情,能夠對未來的方向和路途有多大幫助。我們也根本無從判斷,在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之前,到底哪些努力是必需的,而哪些只是無用功。說到底,我們都不過是普通人,沒有足夠的睿智去替自己挑一條沒有曲折的康莊大道走,只能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試錯中然后回頭重新開始,換得一點點的進步。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我終于不再抱怨,開始看一本又一本的專業(yè)書,了解行業(yè)背景,多跟前輩請教和交流,我不會一日之間成為業(yè)內大神,可是,這種踏實的成長,去讓我分外安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付出什么時候會收到回報,你只要確定,這件事是你想做的,那就足夠了,至于什么時候能夠真正修得正果,與其整日焦灼不安,不如順其自然,多思考,多行動,總比無意義的遲疑和觀望要好。
畢竟,我們所能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