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食堂

細數(shù)那些叫思念的羊 作者:張曉風


有一次,朋友們群聚并“各言爾志”,其中有一位說的我至今記得。他說:“要是我有錢,我想開一家‘食堂’,不是‘餐廳’,就是那種簡單的可以吃飯的食堂?!?/p>

他說時,眼底流動著施舍者的大度與祥和,世間果有神明,也要為這一剎那表情震顫。

事隔四年,我有一天在南部某醫(yī)院的飲食部用餐,覺得這情境和那位朋友說的很接近,不禁呆了。

來客多是老榮民,他們來吃飯,動機很簡單——就是為吃飯,不為應酬,不為交誼,就只為肚子餓了,要吃飯。他們和食物之間因而有一種單純干凈的關系,這種簡單明了的吃飯動作不知為什么令我感動,這動作神圣莊嚴有如亙古以來的宗教儀式。

來人衣著都簡單樸實,他們的面容肅穆清寂。那樣的面容仿佛讓人以為他們剛從什么災劫危厄中走出來。什么災?也許是水澇,也許是苦旱,誰知道呢?五千年那么長,什么災沒發(fā)生過?他們身上有種“一無所有”的氣質(其實,也許他們已薄有資財),而因為“一無所有”,面前守著的那一碗飯一盤菜也就益發(fā)成為此刻生命中的“唯一”。

天地間這唯一的一人,守著那唯一的飯菜,寂然垂目,默然咀嚼,真有宇宙洪荒的節(jié)奏。

——而因為有了年紀,他們咀嚼的動作也比較和緩,上下顎之間不像“司機餐廳”里可以看見的那種年輕人大開大闔,滋咂有聲的嚼法。他們像蠶,不帶表情,也沒有太大的聲音。他們吃飯仿佛也在盡某種神圣天職,所以面目凝重。只是仔細看去,卻也不乏執(zhí)行業(yè)務者那種暗暗的怡悅和自莊。

餐廳中除了老榮民,看來還有些是母親孩子的組合,奇怪的是他們也不怎么說話,可是當你看到母親夾起一塊魚腹肉放在孩子飯上的時候,又覺得語言其實也滿多余的。

有人猛加一勺醬油,有人狠舀一匙辣椒,有人耐心在湯里打撈豆腐……小小的無傷的貪婪,不知為什么讓我想起“眾生”那兩個字。

能辦一所食堂想必是很有意思的事,真的。

希望我那位朋友的美夢成真,畢竟辦一所好食堂比開張一間豪華法式餐廳更有道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