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父親張治中》第二部分 57

回憶父親張治中 作者:周海濱 張素我


4月到6月是父親最苦悶的一段時間。他說:“我是一個國民黨黨員,……現(xiàn)在站到共產黨這邊來了,人家會不會說我是‘投機’呢?這一問題在我腦海里盤旋了很久,沒有想出一個答案。”

1949年4月1日上午,以父親張治中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和談代表團一行二十余人,乘“空中行宮”號飛機由南京飛抵北平。在機場,父親發(fā)現(xiàn)中國共產黨和談首席代表周恩來伯伯沒有來迎接,來接機的僅是中國共產黨和談代表團秘書長齊燕銘、北平市政府秘書長薛子正、第四野戰(zhàn)軍參謀長劉亞樓等人。

父親看此情景心里很納悶。屈武記得父親對他說:“看來中國共產黨對我們的誠意是有懷疑的。”

一行走進下榻的北京六國飯店時,他們抬頭見到一幅大標語:“歡迎真和平,反對假和平!”

當晚,周恩來伯伯在六國飯店宴請代表團全體成員。參加的中國共產黨代表是林伯渠、林彪、葉劍英、李維漢、聶榮臻和秘書長齊燕銘;南京政府方面則為首席代表張治中,代表邵力子、章士釗、劉斐等和秘書長盧郁文。宴會結束后,周伯伯、林伯渠和父親、邵力子談話。周伯伯首先提出質問,認為父親來北平談判之前不應該去溪口看望蔣介石,認為這是加強蔣介石的地位,證明蔣介石仍有力量控制代表團,并說“這種由蔣導演的假和平,我們是不能接受的”。此后周伯伯又提過兩次,父親加以解釋,雙方為此還有爭執(zhí),到談判快結束時才被中國共產黨所了解①。

從4月2日至7日,雙方代表就“八項條件”所涉及的各種問題個別交換意見,主要議題是“戰(zhàn)犯”及“渡江”兩項。李宗仁的意圖是“隔江而治”,想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中國共產黨方面堅決表示“無論和戰(zhàn),均須過江”。這就使李宗仁“劃江而治”成為泡影。為此,雙方原擬4月5日的正式和談,不得不向后推遲。

4月8日,父親在周恩來的陪同下來到雙清別墅會見毛澤東。毛澤東親自出門迎接,他熱情地握著父親的手說:“謝謝你,1945年到重慶,承你熱情接待,全家他遷,將桂園讓給我們使用,又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歡送會!別來你的身體和家人都好嗎?” 

“你在重慶時用上好的酒席招待我,可是你到延安時,我只能以小米招待你,抱歉得很呢!”毛澤東對父親的情誼記憶猶新。毛澤東與父親談話加上吃飯,一共相處近三個小時,周伯伯也在座,談話內容很重要。

余湛邦那時在父親身邊擔任速記工作,據父親向他口授的記錄,這次毛澤東與父親在香山的單獨談話內容大致如下:

毛澤東首先寒暄: “到這里后生活怎樣?住旅館方便吧?有什么需要和意見,請隨時告訴接待同志。” 

父親回答說:“沒有什么,很好,很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