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的理由(1)

中國有多特殊 作者:劉擎


“90后”的大學校園有點勁爆。新學年開始不久,有位高年級男生就迅速鎖定了一位剛剛?cè)雽W的女生,認識還沒幾天,居然捧著大把玫瑰當眾表白了。學妹輕輕問了聲“為什么喜歡呢?”學長轉(zhuǎn)出一句很文藝的臺詞,“愛是沒有理由的”。圍觀者開始拍手起哄,都覺得小學妹快要hold不住了,不料她應(yīng)答得很沉著:“是嗎?可我聽人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比缓蟊愕ǖ剞D(zhuǎn)身離去。這段傳聞的真假姑且不論,談到的問題倒是令人回味:愛究竟是否需要理由?什么構(gòu)成了愛的理由?

戀人之間的愛情大概是需要理由的。兩個陌生人,原本非親非故,要成為親密無間的情侶,是彼此自由選擇的結(jié)果。愛上一個人的理由可能千變?nèi)f化,有些比較清晰“客觀”(比如人品、性格、外貌、才華、氣質(zhì)、財富和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吸引力),有些則相當神秘主觀(比如“只是因為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但無論如何都是因為感受到所愛對象的“好”,是因為“好感”才萌生愛意。如果最初體會的“好”淡漠了或消失了,愛情關(guān)系也就可能變化。有人善于“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重新發(fā)現(xiàn)彼此的好;有人則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移情別戀。說到底,戀人之間的愛終究是有條件的,以所愛對象的“好”為理由,可以稱作是“對象依賴”的愛。

但另有一種愛與此不同,并不取決于對象的品質(zhì),最典型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這種親密關(guān)系基于特殊的血緣身份,不是選擇的結(jié)果,而是給定的。所以,通常我們不會去問一位母親為什么會愛她的孩子,因為這是不言自明的。若是有位母親說“因為我這孩子特別聰明漂亮,所以我很愛他(她)”,才會讓人感到奇怪,因為言下之意好像是,如果這孩子沒那么聰明漂亮,她就不會如此愛他(她)。所有的母親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更漂亮,但這不構(gòu)成母愛的前提條件。母親也不會因為孩子不夠出色而改變自己的愛。這種愛幾乎不需要以所愛對象的“好”作為理由。若要說有什么理由,那就是無可選擇的身份特征。這可以稱作是“身份依賴”的愛。

延伸開來說,我們對母語、故鄉(xiāng)和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身份依賴的。比如,我們無須證明(常常也無法證明)自己的故鄉(xiāng)更美,仍然會偏愛自己的故鄉(xiāng),同時我們也理解別人偏愛他們的故鄉(xiāng)。因此,基于身份依賴的愛可以被視為“正當?shù)钠珢邸薄H藗兂3Y澝雷约旱墓枢l(xiāng),這與其說是愛的理由,不如說是愛的體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