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遣工具?NO?。?)

Facebook之父馬克·扎克伯格 作者:王靜 林志共


發(fā)展:組織公眾

或許就連扎克伯格也沒有想到,Facebook可以發(fā)展成為所有無組織者的總部,能迅速組織起超過百萬乃至千萬的人群。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曾一度是哥倫比亞的禁忌話題,這個組織幾乎挾持了整個國家。自2002年以來,FARC挾持了700名人質,其中包括哥倫比亞的總統(tǒng)候選人。對于被挾持的人質,哥倫比亞人普遍感到同情和悲傷。國家傾幾十年的國力來與FARC抗爭,直至2007年底,該組織同意釋放一些人質。這些人質中有一個四歲的男孩,他的母親被劫持到游擊隊,之后生下了他。哥倫比亞人期待這個男孩能獲得自由,認為這是FARC向國家展現善意的圣誕禮物。然而,事實卻是,因為男孩病重,FARC早已將他丟給了一個農民。也就是說,這個男孩根本就不在FARC手中。對此,很多人感到無比憤怒,奧斯卡·莫拉萊斯(Oscar Morales)就是其中一個,他說:“我們被FARC侮辱了,他們怎么能用一個根本不在他們手上的孩子和我們談判?這樣實在太過分了。他們打算耍我們到什么時候?”

2008年1月4日,無比郁悶的莫拉萊斯在臥室里登錄Facebook,建立了一個反FARC的群組以表示自己的憤怒。該群組成員急速增加,當成員達到8·000人時,人們計劃舉行一次游行。一個月后,在哥倫比亞近百座城市爆發(fā)了反對FARC的示威游行。這場游行在其他國家的城市也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響應,在國外的哥倫比亞移民們也希望參與進來,最終,這場運動演變成了全球性的示威游行。而其組織者稱“Facebook就是我們的總部”。

這是一種不同以往的交流方式,Facebook這一社會化媒體早已經超越了一個網站的功能,在發(fā)布、傳播信息之外,已然成為整合、組織無組織公眾的免費工具。人們通過上傳照片、發(fā)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志同道合者的聯系。在Facebook上,人們的觀點能夠輕易地在人群中進行傳遞,具有相同觀點的人能迅速地集合起來,這種網絡上的集合又足以影響現實的世界。

2008年,Facebook上的一名用戶,在英國組織了一場大型打水仗活動;稍后的9月,超過1·000人參與了在Facebook上發(fā)起的枕頭大戰(zhàn)。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更多年輕人轉發(fā)了視頻并模仿了這些活動。

Facebook將人們迅速聚合起來的能量著實驚人。僅僅是發(fā)布的一條信息、一則新聞、一個視頻或者一首歌,就可以立刻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Facebook不僅僅實現了扎克伯格對它的最初定位——一個分享的社交網站,更實現了扎克伯格的夢想,人們通過它可以更多地聯系起來。

事實已經證明,Facebook改變了人們交流和互動的方式,甚至改變了政府監(jiān)管的方式。反對FARC的游行能夠如此成功,也是哥倫比亞政府當局發(fā)現了Facebook上的動靜,全力助推此事的結果。

基于哈佛大學建立的強大社交網絡Facebook,充分利用了常春藤院校校友們的社會交際網絡。如此強大的資源,通過利用和整合,所散發(fā)的能量可想而知。這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除了人力資源價值、社會資源價值、技術提升價值,還有商業(yè)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