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1

皇帝是這樣煉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作者:燕山刀客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最信任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千方百計想用兒子們代替元老執(zhí)掌兵權(quán)。朱棣同樣如此,對三個兒子的安危,也是非常在意的。

當(dāng)初在淮安,他當(dāng)機(jī)立斷,讓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去南京行孝,其實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對于大侄子,他是放心的,也是看不起的,這人太迂腐,太過于在乎別人的看法。但他手下的大臣,都是熟讀《資治通鑒》,知道歷史是什么玩意的人,難保不在朱允炆耳邊嘮叨,要他把這三個小朋友好好招待起來,作為和朱棣討價還價的籌碼,甚至是軍權(quán)的交換條件。如果那樣的話,自己就非常被動了。虎毒不食子,真的要讓三個親生兒子,成為自己奪取權(quán)力的祭品嗎?

眼看造反工作緊張有序地進(jìn)行,三個兒子的安危,就成了制約行動的重要因素,朱棣知道,一定要把三個小子搞回來!

建文元年四月,朱棣讓手下人給南京上書,說自己病情加重,希望朝廷能把三個王子送回北平。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相當(dāng)感人,大致意思是說,如果三個兒子不能趕回來的話,自己這把老骨頭,估計是要交待在北平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希望他們能回來照顧自己,哪怕是見最后一面,自己也放心。

在為朱元璋舉行完小祥祭奠之后,朱允炆與謀士們討論,要不要把三個王子送還。齊泰堅決反對,并說要把這三個小子捏在我們手里,嚴(yán)加看管,朱棣就不敢輕舉妄動了——這顯然是常識,這還有必要討論嗎?

但是,朱允炆居然又做出了一個足以讓自己后悔終生的決定——他居然把三人放了,讓他們返回北平看望傳說中生病的朱棣。朱允炆的腦子是不是燒壞了?

不是,是黃子澄建議把哥仨放回去,理由是說如果不放人,朱棣就會對朝廷更加戒備:“不可。疑而備之,殆也,不若遣還?!北瘎〉氖?,朱允炆又聽從了他的意見。

其實這也不能怪黃子澄,朱元璋的《皇明祖訓(xùn)》就有明確規(guī)定,禁止皇室把親王之子當(dāng)作人質(zhì),黃子澄只是嚴(yán)格遵守規(guī)定而已。朱允炆也不希望違抗祖訓(xùn)。他們兩個人不管氣急敗壞的齊泰,決定按制度辦事,把三個王子全部送回去。

好事多磨,眼看哥仨就要瀟灑走一回,勝利大逃亡,事情卻被他們的好舅舅知道了。這時候徐輝祖正好在南京,他對朱允炆要放走三個外甥非常擔(dān)心,馬上連夜去找皇上,開門見山地說: “皇上千萬不能把燕王三子放走。而且,我的三個外甥中,老二朱高煦是個典型的勇悍無賴,不但不會忠于朝廷,連他自己的父親都會出賣,我們要是放走了他,日后必是心腹大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