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近代詞壇較有影響的唱和之一,對推動河北詞學的發(fā)展, 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簡言之,蘇南、浙西詞學人才之輸出酣放,一方面促進了迎 受地詞學之拓展,復又張揚了蘇南、浙西之詞學,使一區(qū)之詞學 暢而為全局之詞學,進而演化為有清詞苑五彩繽紛、百花爭艷的 繁榮大觀。 鳥瞰近代詞人區(qū)域分布之大勢,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幾個結 論: 1、清代詞學始終呈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性特征,江、浙兩省一直 是清代詞學的創(chuàng)作中心。 2、雖然江浙兩省詞學中心的位置始終沒有改變,但近代詞 學創(chuàng)作的范圍較之清初和清中葉有著較大地擴展,閩中、湖湘、 嶺南諸地,從此成為新的詞學繁榮昌盛之地,它們和江浙兩省一 道共同構建了近代詞學繁榮昌盛的美麗景觀。 3、蘇南、浙西地區(qū)始終為清代詞學繁榮昌盛的核心地區(qū)。 清代每個時期的重要詞學思想孕育于兩區(qū),每個時期的重要詞 學流派肇始于兩區(qū),每個時期詞風詞派的新變運動于兩區(qū)。蘇 南、浙西籍詞人以其源遠流長的詞學傳統(tǒng),以其求新求變的革新 精神,以其厚重豐贍的家學傳統(tǒng),以其鄉(xiāng)邦血緣的群體運動,以 其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yǎng),以其泱泱大氣的人才輸出不斷地引領 著清代詞學向前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清代詞學的發(fā)展就是蘇 南、浙西詞學的發(fā)展。蘇南、浙西詞學對清代詞學的發(fā)展 自始至 終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 三、近代詞人的社會階層 翻開《全唐五代詞》和《全宋詞》,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 1 9 發(fā)現(xiàn),除敦煌民間曲子詞外,其馀詞之作者幾乎全為清一色的 文人 ,盡管其中有男性有女性 ,有皇帝 ,有大臣,有 白衣秀士 , 也有釋道之人。詞本出于民間,但發(fā)展到后來 ,幾乎全然與民 間無緣,幾乎全然成為社會知識階層的囊中之物,是有其原因 的。詞的遣字造句有一定的定制,需要一定的藝術技巧,詞的 音韻聲律有一定的規(guī)格 ,需要花一定 的時間去熟悉 ,也 只有經 過較嚴格的系統(tǒng)訓練后方能學成。作為一種抒情詩體,詞較 適合抒發(fā)人的雅化了的感情。因此,沒有較好的知識教養(yǎng)和 文化陶冶是無法寫出合格的詞作的,更不用說神來之極品了。 隨著詞的體制的成熟 ,它的雅化的程度也就越來越高 ,它對文 化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嚴 ,它就愈益告別市肆街坊而走 向知識 階層典雅的象牙塔尖了——詞已完全成為知識階層的文學。 從現(xiàn)存的多種史傳資料和清詞總集來看,近代詞人幾乎無 一例外地均是文化人。從諸生到狀元,從白衣秀才到臺輔王公, 也有閨閣作手與釋道詞人。 (一)清史典籍有關近代詞人社會階層的記載概覽。 《清史稿》:《清史稿·文苑傳》、《儒林傳》《、藝術傳》和其他列 傳共載近代文學家約一百七十七人,其中能詞者約有一百五十 三人。在科考方面,這些近代詞家舉人有五十三人,占總數(shù) 34 .5%;進士有七十五人,占總數(shù) 49%;諸生有二十五人,占總 數(shù) 1 6.3%。就仕籍而言,宰輔有六人,占總數(shù) 3.9%;部院卿寺 有三十八人,占總數(shù) 24.8%;翰詹科道有 十七人,占總數(shù) 1 1.1%;督撫有九人,占總數(shù) 5.8%;守令監(jiān)司有四十三人,占總 數(shù)28.1%;佐貳雜職有三十七人 ,占總數(shù) 24.2 %。 《清史列傳》:其《文苑》《、儒林》及其他諸傳共錄近代能詞者 約一百 四十五人。在科舉方 面,有舉 人 五 十三人,占總數(shù) 36.5%;進士六十九人,占總數(shù) 47.4%;其馀二十三人為諸生, 2 ,) 占總數(shù) 1 5.8%。就仕籍而言,宰輔有七人,占總數(shù) 4.8 96;部院 卿寺有三十四人,占總數(shù) 23.4%;翰詹科道有二十一人,占總數(shù) 1 4.4%;督撫有十一人,占總數(shù) 7.5%;守令監(jiān)司有四十一人,占 總數(shù) 28.2%;佐貳雜職有三十一人,占總數(shù) 2 1.3%。 4《清代七百名人傳》:蔡冠洛在此書學術、藝術和其他諸傳 中,共錄近代詞人約六十二人。其中舉人十一人,占總數(shù) 1 7.7%;進士二十九人,占總數(shù) 46.7%;諸生十二人,占總數(shù) 1 9.3%;宰輔二人,占總數(shù) 3.2%;部院卿寺八人,占總數(shù) 1 2.9%;翰詹科道十二人,占總數(shù) 1 9.3%;督撫五人,占總數(shù) 8%;守令監(jiān)司十四人,占總數(shù)22.5%;佐貳雜職二十一人,占總 數(shù)33.8%。 為便于檢索,茲將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列表如下,詳見表二。 (二)清詞總集有關近代詞人社會階層的著錄概覽。 《近代詞鈔》:蘇州大學嚴迪昌先生編著。詞學史上第一部 近代詞總集。全書共收近代詞人二百零一人。就科名言,進士 有六十人,占總數(shù) 29.8%;舉人五十人,占總數(shù) 24.9%;諸生 九十一人,占總數(shù) 45.3%。就仕宦言,宰輔一人,占總數(shù) 49%;部院卿寺十一人,占總數(shù) 5.5%;翰詹科道三十七人,占 總數(shù) 1 8.4%;督撫十六人,占總數(shù) 7.9%;守令監(jiān)司七十一人,占 總數(shù) 35.3%;佐貳雜職六十五人,占總數(shù) 32.3%。 《全清詞鈔》:現(xiàn)代詞學家葉恭綽編著。此書為總纂清代一 代詞人總集,共收近代詞人約一千七百一十七人,除去女性詞人 和功名官職不詳者外,約得詞人一千二百二十六人。其中進士 約三百四十五人、舉人三百七十三人、諸生五百零八人,所占百 分比分別為28.1%、30.4%和4 1.4%;宰輔十五人,部院卿寺一 百六十三人,翰詹科道一百四十七人,所占百分比分別為1.2%、 1 3.2%和 11.9%;督撫四十七人,守令監(jiān)司二百八十九人,佐 夕7 貳雜職五百六十五人,所 占百分 比分別為3.8%、23.5%和 46 .1 % 。 《詞綜補遺》:近代詞學名家林葆恒纂輯。為清代一代詞人 總集,但收近代、民國詞人頗多。共收近代詞人約兩千四百三十 七人,除去女性詞人和功名官職不詳者外,約得詞人一千六百八 十三人。其中進士約四百二十五人、舉人四百八十七人、諸生七 百七十一人,所占百分比分別為25.3%、28.9%和45.8%;宰輔 十三人,部院卿寺二百零五人,翰詹科道二百八十六人,所占百 分比分別為 :77%、12.2%和 1 6.9%;督撫五十三人,守令監(jiān)司 三百六十八人,佐貳雜職七百六十人,所 占百分比分別為 3.1%、2 1.9%和 45.2%。 為便于檢索茲將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列表如下,詳見表三。 以上所列三種清史典籍,直筆實錄,是我們今天研究清代歷 史重要而可靠的資料,它們?yōu)榍宕牡弁鯇⑾?、才子佳人立傳? 也為活躍在中華大地上的鴻才碩儒立傳。三種清詞總集,纂輯 其玄,細大不捐,大體上將清代一代詞人網羅其中。這兩類文 獻所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據,足以反映清代每一個發(fā)展時期詞人的 大體風貌。從統(tǒng)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史傳文獻大都記載一些 近代政界和文苑名人的事跡,詞人的社會地位大多偏高,而清 詞總集的收羅范圍要廣泛得多,既有褒衣大袷的政壇要員,又 有身處江湖的落魄文士,近代詞人的各色品流,均紛紛被羅致 其中。雖然顯得有些雜蕪,但卻較全面的反映了近代詞人的 社會成份構成,也較縱深層次地記載了近代詞人社會階層的 各個方方面面。 檢索以上二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以進士、舉人、諸生為代表的 近代文化人和以守令監(jiān)司、翰詹科道、佐貳雜職為代表的近代中 下層官吏,始終為近代詞創(chuàng)作的主體和中堅力量??梢哉f,沒有近代中下層官吏和文士的創(chuàng)作,也就沒有近代詞的創(chuàng)作繁榮,近 代詞的“中興",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中下層官吏和文士詞創(chuàng)作 的“中興 " 。 據此考察,我們對近代詞得出如下結論: 1、近代詞作者均為當時的知識階層,而其創(chuàng)作主體和中堅 力量則是近代中下層官吏和文士。 2 、雖然近代詞的作者均為知識階層,但他們的構成成份卻 相當?shù)碾s蕪。出身不同,際遇不同,政治地位懸殊,經濟收入相 異,思想立場紛亂,人格品德 良莠相雜。就出身而言,有的降生 于世代官宦之家;有的則奮起于阡陌田隴之中,清貧苦寒之境。 人生際遇也很不一樣,有的科考仕途皆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打擊;有的則諸事難圓,頻遇挫折;有的位登宰 輔,煊赫一時;有的懷才不遇,郁郁不樂。經濟上也貧富懸殊,富 者錦衣玉食,一擲千金,貧者衣不裹體,饑寒交迫。政治立場也 不一樣,甚至尖銳對立。有的恪守儒家安身立命之道,赤誠忠 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的洞明開放,渴望變革維新;有 的則立志革命,決意建立一個全新的中國,且為之獻出寶貴的生命。近代詞人構成成份的多樣性和雜蕪性,決定了近代詞不可 能是一花獨放,而是眾花齊吐,決定了近代詞思想內容的紛擾復 雜和詞風詞派的變幻多樣。 3 、近代詞人的創(chuàng)作主體多為保守忠君的傳統(tǒng)派詞人,因此, 近代詞的整體風貌沒有像近代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樣,發(fā)生 較大或劇烈的變化,無論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均滯后 于近代風云變幻的時代,呈現(xiàn)出較濃郁的“保守”色彩。然而“滯 后”不等于拒絕變化,也不等于沒有變化,只是在變化的規(guī)模、程 度、力度上還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近代詞人社會階層的蕪雜,又 給近代詞帶來了不少變數(shù),使得在“保守"詞風籠罩下的近代詞 2 3 壇,依然有不少卓犖自立的詞人和詞人群,從而為近代詞創(chuàng)作的 繁榮注人了不少生機。因此,我們說在本質上,近代詞是恪守傳 統(tǒng)但又力求有所開新的文體。 2 4